西海残花录,修整版(7)(5/12)

上看看,船身靠在栈桥旁,船甲板上还带着海水干后的盐渍,桅杆在风里微微晃。

威廉,混血的修船工人,正蹲在甲板上,和几个水手一起补船帆,针线穿得飞快,汗珠从他额头滑到鼻尖,滴在帆布上。

他一抬头见我,咧嘴笑,露出一口不太齐的牙,手里针没停,喊了声:“回来啦?”

我从怀里掏出一小瓶朗姆酒,棕色的瓶身在阳光下闪着暖光,递过去:“给你,路上带回来的。”

威廉也不客气,接过瓶子,拧开盖咕嘟喝了一口,喉结上下滚,抹抹嘴,笑得眼眯成缝:“哈,够劲儿!你们这趟运气不赖,船伤得轻,帆破几道口,桅杆裂了点皮,修修还能跑。”

他晃晃瓶子,冲我挤挤眼,“这酒不错,下回多带点!”

我在码头还遇到了哈克船长也在整备自己的商船,我们闲聊了几句,哈克船长对我说:“我来帮南方主要是为了钱,你要知道开战前,美国可是供应了英国大部分的棉花进口,现在打起来后,英国的棉纺织业都陷入了原料短缺,棉花价格飞涨,纺织业工人也都很是不满,对南方的州权主张,我也比较认可,但卡特家的棉花园,那真是个吃人的魔窟,白人监工毫无必要的随意殴打黑奴,只是为了取乐或者恐吓,白人监工和警卫还毫无羞耻的追逐女奴,并强行与之交欢,这真是让我感到心里很厌恶。”

离开码头,我晃到露西的酒吧。

门一推,里头烟雾混着啤酒味扑鼻,几个水手围着桌子吆喝,掷骰子掷得叮当响。

艾米端着托盘,从吧台后头钻出来,见我进来,手里一盘柠檬水差点洒了。  她低头把杯子搁我跟前,眼神闪躲,像只受惊的兔,瞟了我一眼又赶紧扭开,嘴角挤出点笑,细声说:“先生……喝点啥?”

我接过杯子,柠檬的酸香冲淡了烟味,抿了一口,问露西:“玛丽呢?没瞧见人。”

露西正擦着吧台,头也没抬,懒懒地说:“在楼上接客呢,忙着。你放心,我现在对她,比从前可好多了。”

她嘴角扯出点笑,“她那身段,还挺招人。”

我没接话,心里闪过玛丽那双硬得像石头的眼,想着她在楼上陪笑的模样,心头有点堵。

佐伊,露西的妹妹,凑过来,靠着吧台,压低嗓子说:“莫林,艾丽莎那事儿我听说了。你知道不?新奥尔良那边,真有过白人姑娘被当混血女奴拐卖的,官司还打赢了!那姑娘叫萨洛梅·穆勒,是个德国来的姑娘,1816无夏之年大饥荒时从欧洲逃过来的,等船到岸了,她才四岁就父母双亡,被卖给一个甘蔗种植园主,从小也经常挨打,被主人奸,啥罪也没少受,后来偶然机会被同乡认出来了,纠集了好几百一起来的白人去法院打官司,才给判下来成了自由人,但她当奴隶期间生的三个孩子怎么也要不回来了。”

如果去年,我肯定会对萨洛梅的遭遇深感惊讶,但现在我已经对美国奴隶主,的行事作风有所了解,惊讶程度也相应的降低,我想起中国有,两县令竞义婚孤女的故事,不过中国那个结局要好不少。

离开酒吧,我顺便买了一小桶威士忌酒,打算给乔伊带回去。

回到庄园,天已擦黑,棉花田的风凉得像薄纱,裹得人

头发酥。

我把熏鱼和威士忌酒递给乔伊,他正站在庄园门口站岗,背着棕贝丝燧发枪,枪口上着刺刀,在庄园门口来回巡视时,还练习几下刺杀动作,他接过东西时微笑一下:“莫林,这鱼够香!斯蒂芬妮有口福了。”

我点点头,低声说:“你想办法给她做顿好的,别让她饿着。”

乔伊拍拍胸脯,嘿嘿说:“包在我身上!”

我瞅着他那假装忙活的背影,心想着斯蒂芬妮嚼黑面包时那慢吞吞的模样,瘦得像根柳条,这鱼得让她多吃点。

接下来的几天,我和霍克船长窝在庄园的书房里,和哈克船长商量英国之行的事,两人对着海图一顿笔画,计算,要先选好航线,定好日期,然后才能启程。  临走时,斯蒂芬妮依然不舍,但我回来了一次,多少给了她点,我下次还能回来的盼头

六月初的萨凡纳码头晚上,煤油灯发出昏黄的光,照得石板路湿漉漉的,河水不时拍打着码头

青瓷号和百合号的货舱已塞满棉花包,水手们在甲板上骂骂咧咧地绑索具,号子声被海风撕得断续。

我拎着行装,肩上背着棕贝丝枪,靴子踩在石板上咚咚响,心跳却有点乱。  霍克船长在船头抽烟斗,火光映得他脸像块老树皮,冲我喊:“莫林,快点!船不等人!”

我应了声,刚要迈步,身后传来个低沉的嗓音:“朗德·莫林,留步。”  我一僵,转身一看,两个海关警卫站在雾里,灰制服扣得板正,肩上背着老式步枪,枪上的刺刀闪着寒光。

头的那个瘦得像根麻杆,脸白得像刷了石灰,眼神冷得能冻死人,哼声说:“布朗先生要见你,马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