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与沉沦续写(14-15)(10/21)
李桂兰出事了……她被杀害了。案件已经侦
,犯
被逮捕后也伏法了。”沈清瑶大致地把案件告诉了家属。
电话那沉默了几秒,随后传来一声轻微的抽泣,但很快被压抑下去。李小芳的声音颤抖却坚定:“谢谢您告诉我,我会尽快给学校请假,赶过去处理后事。我弟弟在外地大学读书,我来通知他。”
沈清瑶愣了一下,下意识问道:“你们都是大学生?知道她……做什么工作吗?”说罢翻看了同事递给她的家属身份信息,他瞬间一震,姐姐李小芳已经是莲城医学院的硕士了,弟弟李晓莲也是莲城大学法律专业的本科生,这位培养出了两位知识分子!
“是的,我们知道。”李小芳的回答出乎意料地坦然,“我爸死的早一直以来都是妈妈一个照顾我和弟弟,当年有我爸留下来的房子的时候做点小本生意还算
子过得去。后来房子被强拆了,家里一穷二白。她没文化,找不到正经工作,原来的小本生意赚钱根本不够租房和供我和弟弟读书,只能靠
这个养活我和弟弟。我们不觉得她丢,她为了我们才这样的。”
沈清瑶握着电话的手微微一紧,心中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但办案的直觉让她一下子抓住了一个线索,她追问道:“强拆?什么时候的事?”李小芳回忆道:“大概十多年前吧,我们老家那片地被开发商看上了,说是建什么矿场。村里都不想卖,可他们半夜来砸房子,放火烧东西,我妈带着我们跑出去,连鞋都没穿上。后来赔偿没拿到多少,她就带着我们来了镇上,开始……做这个。”
约了李小芳来警局详谈,挂断电话后,沈清瑶坐在办公桌前,久久无法回神。她翻开李桂兰的档案,里面记录着她早年的生活轨迹——一个普通的农村,丈夫早逝,独自抚养两个孩子,直到强拆毁了她的家。她没有放弃子
,而是用最不堪的方式撑起了一片天。她的两个孩子,一个在读医学院,一个在学法律,都是靠她一笔笔卖身钱供出来的。而他们不仅没有嫌弃母亲,反而以她为傲。
沈清瑶的脑海中浮现出李桂兰那张涂满廉价化妆品的脸,皱纹下的疲惫和眼角的沧桑突然有了新的意义。她想起自己这些天对的厌恶和羞耻,那些春梦带来的自我否定,此刻却与李桂兰的故事
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她一直将
视为肮脏、低俗,甚至是她内心挣扎的根源,可对李桂兰来说,它却是一种生存的工具,一种无言的牺牲。她开始明白,
本身并无对错,它可以是屈辱的枷锁,也可以是生存的武器,甚至是
的表达。她的内心挣扎,或许并不在于那些羞
的梦境,而是她无法接受自己的脆弱和欲望。
她走出办公室,站在警局门,她的目光穿过镇子的街道,远处那些被楼房挡住的的矿场和v似乎就在她的眼前。强拆、卖
、谋杀,这一切的根源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林友田。她知道,李桂兰的悲剧不是孤例,而是莲城这片土地上无数底层
命运的缩影。而林友田,正是那个将他们推
渊的幕后黑手之一。
夜色渐浓,沈清瑶坐在警局的小会议室里,与赶到警局的李桂兰的儿李小芳
流了许久。李小芳面容清秀,穿着朴素的毛衣,眼神清澈却带着一丝坚韧,显然是个经历过磨难却不曾屈服的
孩。她详细回忆了十多年前强拆的经过——半夜的砸门声、火光冲天的房子、还有母亲抱着她和弟弟仓皇逃跑的场景。她提到,村里反抗的
不是被打残就是失踪,最终大家都只能签字卖地,走投无路的李桂兰才被迫走上卖
这条路。
沈清瑶一边记录,一边问了几个关键
问题:“你们村的强拆,有没有留下什么证据?比如文件、照片,或者其他证?”李小芳思索片刻,点
道:“我记得我妈说过,当年有几户
家偷偷拍了照片,后来不敢拿出来。我弟弟学法律,我可以让他联系当年的邻居,看看能不能收集证词。”
沈清瑶眼中闪过一丝光芒,郑重道:“好,这件事就拜托你们了。如果能找到证据,我会想办法立案,把当年的账翻出来。”李小芳点了点,语气坚定:“沈警官,我妈这辈子不容易,如果不是当初那些恶
我妈也不至于为了我和弟弟过的那么辛苦,我丝毫不为我妈妈
感到耻辱,我为我妈妈骄傲,在我心里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
。可她这辈子,太苦了。我知道还有很多像我妈妈一样生活被强拆毁了的乡亲,我希望能通过我和弟弟的努力,来让他们避免我母亲的悲剧!你放心,我会尽力的。”
谈话结束后,已是夜十一点多。沈清瑶送李小芳离开警局回到大学附近的名为安康小区的老旧小区里租的房子,虽然路途不近但毕竟
夜路况不错,来回也没花特别多的时间,不过回到住所时也已经快一点了。此刻身心俱疲的她刚准备洗漱休息,手机却突然响了起来。她一看,是戴若希打来的,心
不由一紧——这么晚的电话,绝不会是小事。
她接通电话,戴若希的声音从听筒传来,带着几分恨意:“瑶瑶,出了点麻烦事!莲城有四五家当地企业,用低到不可思议的报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