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符箓,荒庙,书生(2/3)
名?”
“山野劣果而已,居士若是喜欢请自取。”
顾轩再转过身时神色已经恢复如常,带着些许遗憾笑道:
“多谢大僧,只是小道胃气虚寒,实与这等山肴无缘,却是可惜了。”
不多时茶已奉上,两闲谈片刻,老僧便起身要去张罗晚饭。
顾轩这才得知看似若大的寺庙竟无一善信火工,里外全凭老僧一持,连个座前相伴的沙弥弟子都没。
老僧轻叹一声,良久才道:
“不敢欺满居士,山野荒居粮米稀缺,昨儿个盐酪页已用罄,老僧年衰体弱,下山又恐遭那大虫毒害,寺中实是已无食粟来招待居士了。”
顾轩瞧着眼前垂垂老矣,须发尽白的老僧,不由得动了测隐。
片刻后将在院中等候的书童给唤进禅房,笑道:
“我这小僮虽声暗不能言语,腿脚倒是灵便,不如就让他去山下村落菜代买些果蔬盐酪,也好解了大僧眼下窘迫。”
老和尚听罢喜上眉梢,连连点道:
“如此甚好,小居士请随我来,老僧取些银钱给你。”
…………
顾轩一独坐禅房中,等了许久不见老僧返回,却闻得楼
鼓响,寺内钟鸣。
他以为是老僧敲响暮鼓晚钟,去做那晚课仪轨了,寻了一圈也不见老僧和书童身影,便走出寺门查看天色。
但见十分俄然黑雾,九霄云里星移。
不觉间已是山河忽晚,暮色苍茫。
顾轩从怀揣里掏出张揉的皱的麻纸,其上画着一只白斑黑纹,吊睛白额的大虫,右旁附几行盖着官府大印的小字:
“本县闻燕支山内有恶虎荼毒山民,噬作伥,特征辟通晓玄门道术之
捕杀此獠,若有所得者赏银……”
薄西山,暗红色的暮光照在麻纸上,更衬的画中斑纹白虎活灵活现,仿佛要从纸面上跳出来择
吞食。
顾轩收起那张正阳县衙贴出的黄榜,轻叹一声。
“逝者如斯夫,余来此地已有月余矣。”
话说那师尊元景真
和一众师兄被祖师超度过后,他再次进
丹房时墙上的蜮妖已经消失不见,只余那张尺长的符箓孤零零飘在地上。
这几天的遭遇太过玄幻,几位师兄虽说死的惨烈,却也不过是些断断续续的记忆片段而已,并未给他带来太过强烈的恐惧感。
只是心不由泛起一
悲怯。
刚来这个世界不到一周,相熟的就全都因为修仙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丢了
命,这方世界的法则未免也太过残酷。
加之他如今这幅身体的原主父母早亡,自幼失怙。
一时间顿生天下虽广,却独剩我孑然一身的茫然感。
“魂魄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的,虽说祖师走时没代我那三魄有没有复归体内。”
“可想来他老家应该不会眼睁睁看着我就这么嗝
,断了自家的香火道统吧?”
顾轩心中惴惴不安,翻开那本与他一道穿越而来的图鉴查看时,扉页上原本含沙影的
景竟又再次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则是几页密密麻麻的图小楷,他逐字一览,其上书写的内容正是那所谓的道门黄紫符箓三十六种。
好在紫虚观中余米尚多,他闲来无事便寻了观中丹砂纸笔,清水法印。
按着记忆中写符做箓的法子,再结合图鉴册子上写的内容去临摹那些符箓。
原本只是想以此解闷,可符写的多了,他发现将那些笔势复杂的云篆描进符胆之后,居然真的可以勾动起所谓的天地灵气。
师傅元景真曾说过魂魄有恙之
心神不稳,决计无法施展道门法术。
可他如今三魄缺失,怎么还来写出灵符来?
顾轩心中惊疑,想着翻出祖师留下的那张符箓好对比一番,却在符纸背面发现了几行紫阳真留下的小字。
他仔细阅览过后才弄清楚了事原委。
原来紫虚观道统虽小,却是实打实的玄门正宗。
加之打他体内的那三枚玉髓针乃是由元景真
毕生法力凝练而成,而他与师尊又是一枚相承的道统。
因此那三缕至阳至纯的法力随着元景真身故,沾染顾轩三魄之后自然而然过渡到了他的身上。
也算是因祸得福,顾轩如今体内竟是生出了几许浅薄的道行法力。
世事说来也是奇妙,三年之前他这具身体的原主还是个提着猪
都找不到庙的中二少年,历经千辛万苦才拜师崂山紫虚观中。
如今他年纪轻轻的,一众师兄死的死散的散,竟然接了师尊的道统成了一派掌教。
真是叫苦笑不得又无可奈何。
叫顾轩没想到的是,这种山坐吃山空,苦修道法的安生子他也没能过上多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