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被秀的一天(2/2)
另一条是穿越古北
,即从京城出发,经过顺义、密云,到达古北
,然后渡过滦河,到达平泉,再应该
林左旗,最后到达松
平原。这条道路就叫做‘古北
道’。
而沿着辽西山地和渤海之间,有一片非常狭窄而又细长的平地,这就是传说中的辽西走廊,其便捷
远远超过了上述两条道路,这条道路就被称作‘傍海道’。
因为山海关建关之初,被称为‘榆关’,所以这条路又被称作‘榆关道’......”
宁世南拿着刚买的一张地图,拿着一支铅笔,一边说一边指给几个
看,然后又跟宁远问道。
“知道最早走傍海道,用于大军行进的
是谁?”
宁远看着地图,想了想,然后道:“曹孟德征乌桓时,本来打算走这条路的,就是因为积水严重,‘浅不通车马,
不载舟楫’,实在无法通行而不得不走了卢龙道。这条路在古代要想通行,只有在冬天大地冰封时,才可以通过。得胜回军的时候,是建安十三年正月,正是冬天,所以走的就是这条傍海道,到达碣石时,写下了《观沧海》一诗。”
宁世南满是赞许的点点
,赵应星和宁边则是一脸差生看学霸的表
。
“那你可知道又是谁第一个走的古北
道,用以奇兵致胜?。”宁世南继续问道。
“古北
道的开通没有卢龙道那么早,但在五胡十六国时也已经出现,当时被称作‘蠮螉塞’,以此来形容这条道路的崎岖难行。前燕慕容皝攻后赵,率军两万由此道而进,慕容皝自称‘诡路出其不意’,结果大
石虎。由此可知十六国时虽然这条道路存在,但偏僻不用,因此才慕容皝才能出其不意”
“什么塞?怎么没听过这个地名。”赵应星好奇道。
“蠮螉,yeweng。我看资治通鉴的时候还特意查过,一种细腰蜜蜂,蠮螉塞就是现在的喜峰
,叫这个名字主要是形容险峻。喜峰
你总知道吧。”
赵应星点点
,喜峰
不知道可说不过去了,这算是京城北门户,而且还有著名的喜峰
战役,这要是不知道,他可白上学了,也白在京城待了这么多年了。
一行
在看过雄伟的天下第一关之后,又去了老龙
。
老龙
位于山海关区城南四公里处,是明长城的东部
海处,也是万里长城唯一集山、海、关、城于一体之处。由
海石城、靖卤台、南海
关和澄海楼组成。
明朝时的长城横跨崇山峻岭,蜿蜒发一条巨龙
渤海,故长城之首称“老龙
”。
登上老龙
的澄海楼俯身下望“
海石城”吞吐海
,激起飞涛如雪,,海天一色,巨
奔涌,气吞海岳,使
心襟大开,豪
满怀。
更为奇特的是,有时海面上风号雷吼,浊
排空,岸上风声阵阵,木摇
伏,而登上澄海楼观海的
却静寂不觉,便是名闻古今的“海亭风静”胜景。
“到了这里,可有所思?”宁世南手扶着栏杆,
也不回的问道。
宁边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还没等宁边朗诵完那首《观沧海》,宁远就高声道;
“大雨落幽燕,白
滔天......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
间。”
此刻默不作声的赵应星心里只有一个念
,糟了,又被他秀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