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被秀的一天(1/2)

盛夏之间,七月来临。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这几年的夏天,宁家都会去北戴河住到立秋前后才回京城。今年休假的赵应星两子跟着宁远家一起去的

海滩上,曾离和陈紫如穿着碎花长裙躺在大太阳伞下,两都带着墨镜,旁边是李慕华和宁夏在带着赵熙宗和宁华卿在堆城堡。

“你儿子现在开始学英语了吗?”陈紫如好奇的问道。

“学英语?才一岁多,还不到两周岁,有这个必要吗?”曾离不在意的说道。

陈紫如道:“现在不少圈子里的,孩子生下来都是双语教育,我跟赵应星提过,他也是这个想法,觉得没必要,教育方面你们家宁远怎么说。”

曾离道:“宁远也不怎么管,他回来都是带着孩子玩。”

陈紫如笑了笑,“这太像是宁远能出来的事了。不过你们家蛮子啊,你也不用担心他教育问题,宁伯伯和宁远什么事都能想到前的。”

曾离问道:“宁远小时候成绩好吗?”

陈紫如笑道:“都不能用好来形容,应该说卓异。这么跟你说吧,他没拿第一的次数,没有我拿第一的次数多...”

“真的假的?”

“真的啊,你都不知道,初中高中,可能陈以勤收到的书次数都没宁远的多。高中有几个特别喜欢宁远的......”

“我们家少爷这么优秀呢?”

“你以为呢?”

“哈哈哈。”

两个在这边沙滩上吹着海风聊着天。

而宁远这边则跟着父亲,还有休假的赵应星,堂弟宁边去看了看“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宁边,我考考你,这山海关,又叫什么关?”看着眼前的关城,宁世南问道。

宁边道,“渝关啊,这个我这知道。”

“燕山寒影落高秋,北折榆关大海流。马上白云随汉使,不知何处不堪愁。这就是天下第一关了。你知道现在我们眼前的山海关是那一年修的,谁主持的吗?”

宁边连忙摇,“这个就不知道了。”

“应星知道吗?”宁世南看着另一边一身悍勇之气的赵应星问道。

赵应星也苦笑着摇了摇,“宁叔叔,这个问我我也不知道啊。”

宁世南笑了笑,然后看了儿子宁远一眼。

“现在的山海关是洪武十四年,中山武宁王奉命修永平、界岭等关,带兵到此地,以古渝关非控扼之要,于古渝关东六十里移建山海关,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

“中山武宁王?”赵应星好奇道。

“也就是徐达,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谥号武宁。”宁远继续解释道。

“徐达啊,那不就是明朝开国大将吗,这我可是知道的,还有常遇春,评书我听过。”赵应星说道。

“怎么努尔哈赤以《三国演义》为军事教材,你也从评书里学习兵法?”宁远直接调侃道。

赵应星只能嘿嘿一笑了,这时候按照他的经验,跟宁远斗嘴是没有好果子吃的。

“应星和宁边啊,还是要多多读一下书,虽然现在是高科技武器,陆海空联合作战,但我们古的军事思想和对地理的利用都是值得学习的。而且任何时候地理况都是需要用兵者首先要考虑的先觉条件之一。”

“我知道了大爷。”

“嗯,知道了宁叔。”

宁边和赵应星倒是都一副受教的样子。毕竟宁边是亲侄子,说什么不得听着,而且别说是他,就是他爸在这说什么也得听着。

至于赵应星,那可是知道这位宁叔叔可不是纸上谈兵,那可真是带兵打过仗的,而且被他父亲赵光海都推崇不已。

“你宁叔,那是真正的文武双全,十几岁的时候就知道拿着兵书去请教几位老总。老总都说他是将帅制之才。当年南征的时候......”

想起父亲说的话,赵应星可是记忆犹新。而且他还记得有一次他跟宁远还有几个小辈的,跟着自家长辈一起去打靶,这位如今看着儒雅随和的宁叔叔,拿起一支八一杠的是时候,那叫一个杀气腾腾,对他来说,几乎就算平生仅见。所以对宁世南他是很佩服的,并且决定这次回去开始就多看书,省的整天让宁远一枝独秀。

来了的兴致的宁世南直接叫去买来了张地图,然后跟儿子宁远讨论起了山海关的地势,以及整个北方的地势,同时也是给侄子和赵应星讲解一下。

“...大兴安岭从南到北横亘,其下接着的是七老图山、努鲁儿虎山和燕山,这连绵不断的一片山脉把辽东和幽燕以及原分割开来,形成了三块基本独立的地理单元。要想从幽燕到达辽东,只有三条路可走,一条是穿越喜峰,即古代卢龙,经凌源、大凌河、朝阳,到达辽河流域。这条道路就叫做‘卢龙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