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五章 讨价还价(2/3)

亚战场的话,必须要由英法出钱购买。

当然了,董书恒看在盟友的面子上全部是打了七折优惠。

对此,包令和布尔布隆都表示理解。他们知道中国的药在欧洲的价格非常的高。

双方又就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磋商,比如说军队的指挥问题,战场上武器损耗的补充等等。

另外两国还为董书恒提供了一笔500万两低息贷款作为军队的开拔银子。

没办法啊,董书恒已经哭穷了,发不出开拔的安家费,军队是别想出发的。

不过毕竟是基于同盟关系出兵,你要这些列强拿钱给你,他们还不如去找雇佣兵好了。

所以董书恒不得不接受了低息贷款。按照后世带来的经验,董书恒知道,欠钱的才是大爷。

如果不是两位公使没权限,董书恒还想借更多的钱。回买点战略物资回来不好吗?

淮海军虽然有钱,但是花钱的地方也多啊。

现在两江地区正在大规模的基建投,光是修路就是一个无底

江苏的水利工程告一段落了,但是还有一些支线的工程要开展。

另外,今年秋天淮海军准备开始对鄱阳湖的治理。当然这次的工程量比不上三纵一横工程那么大,董书恒手中也没有那么多的流民了。

这次治理鄱阳湖,董书恒准备从湖南挖点过来,那里也是典型的地少多。

只要淮海军抛出分田的待遇还是能招到的。

董书恒有一段时间没有到上海了。

每次到上海都感觉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这里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

长三角的资本都在往这里汇集,很多内陆省份的富商现在也都在这里置办产业,狡兔三窟的道理大家都明白。

尤其那些在满清统治下的地区,富商们就如同肥猪一般,养肥了就得任宰杀。

大家都知道淮海军一直扶持工商业的发展。甚至出台法规保障私财产。

最重要的是淮海军是可以跟朝廷对抗的存在。淮海军跟清廷之间的那些事,早就已经被有心传的众皆知。

说白了,现在的两江地区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

另外还有大量的外国资本拥了这里。这里是中国东部最大的开放岸。甚至还有租界这样特殊的存在。

当然现在的租界还不像历史上那样拥有那么大的自主权。

实际上自从董书恒控制这里之后,租界更像是一个保税区。

外国可以在这里自由置业,自由活动,允许他们保有一定的守卫力量。另外各国的公使馆也都建在了这里。外国运来的货物在租界内是免税的,但是出了租界就要缴税。

上海海关就建在租界的边上。

不过随着苏州河流域的开发,外国可以在那里购买房产,这在无形中淡化了租界的作用。

而且现在的租界内,外国是没有治外法权的,租界的管理也有上海军政府下属的租界管理委员会来执行。

袁祖德不愧是袁枚的孙子,此还是很有才的,在他的打理下,上海的发展稳步推进。

这次到上海来,他还准备秘密找华尔谈一下。

这半年多来,华尔一直窝在上海。

上海这里被淮海军接管后政治环境愈加的稳定了,很多富商已经不再雇佣安保公司。

这让安保公司在上海的业务一直举步难行。

这次董书恒过来找华尔,就是要跟他讨论接下来长江安保的发展问题。

原本董书恒招募华尔,并不是因为看上华尔在军事指挥上的天赋。

而是看上了他美国的身份。再等几年,美国内战就要发。董书恒甚至有办法让其提前发。当然一切要等董书恒这里准备好了之后。

这可能是图谋美国的最后的机会。等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后,再想去动美国就会难上加难。那时的美国因为经历了内战的阵痛,会变得异常的团结。

但是如果董书恒直接派淮海军过去,肯定会受到美国的抵制。

如果只用在加州的那些农场民兵,又恐怕在战力上有所不足。

所以要有一支正规军到时候能够派上用场。

所以董书恒需要华尔名下的长江安保公司,这几年能够发展壮大。并且要把公司的业务重心发展到美洲去。

董书恒这边会一直给他输送兵源,输送军官。

说白了这个安保公司就是一个顶着安保公司名的淮海军正规军。

当然,他的安保业务也会正常地开展的。董书恒可不会白白养着这么多

张广顺跟着华尔一起来的,他才是长江安保的实际控制,华尔的主要任务还是指挥作战,以及对外往。

实际上,安保公司的后勤、员等核心职权都掌握章张广顺的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