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五章 讨价还价(1/3)

淮海军这边定好了之后,接下来就要由董书恒出面去跟两国公使讨价还价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这种事董书恒做起来是得心应手,回到了谈判桌上,他立马又会变回那个斤斤计较的、唯利是图的盐商董书恒。

如果可以的话,这二位公使是不想跟董书恒这个道的。但是奈何清廷的大门一直是关闭的。

只有两江的南洋衙门是唯一的一个官方外渠道。至于清廷的理藩院,那只针对自己的藩属国。

对董书恒这个,他们既又恨,这个很开明,至少可以正常的沟通。

但是呢,每次跟董书恒打道,他们都占不到什么便宜。

“两位公使,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董书恒一见到到两位公使,面上很愉快地打了个招呼。

“哦,总督大,你好,很高兴您能抽空来跟我们见面。”包令率先说道。他鹰隼一般的眼睛,笑起来确实不怎么好看。

包令实际上是一个十分鹰派的物,历史上正是他主导对华修约,但是却处处吃到清廷的闭门羹。

从而引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当然了也许是英法本来就准备发动战争。

不过董书恒觉得更大的可能是因为没有沟通的渠道。

那时英法只能向满清的地方总督投帖子。而那些总督却都对此置之不理。

现在不一样了,有了一个通洋务的董书恒,并且还是两江总督。

董书恒比历史上的两江总督怡良要强的多了。至少董大总督知道怎么样跟这些洋道。

董书恒甚至在表面上跟他们朋友,去跟他们平等相处,不会像看野一样看这些洋

现在的包令也没有像历史上一般揪着换约这件事不放。

他的力好像完全被董书恒缔造的同盟关系给吸引了。

现在,他关注的是怎么利用好这个同盟关系,从董书恒这里攫取更多好处。为自己添加政治功绩。

“不知二位公使,有何贵?”董书恒故作不知地问道。

实际上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会谈之前总会有内容的通报。

这样的话术实际上是在表达一个意思:我对你们提出的事不感兴趣。

“董,我要祝贺你在远东对俄国取得了大胜!”布尔布隆自持跟董书恒的朋友关系,适时地站出来圆场道。

“嗨!布尔布隆先生,哪里是什么大胜啊,只是惨胜罢了。我们只是兵力比俄国多。经此一战,我手下的淮海军可是损失惨重。”董书恒故意谦虚道。

这个时候自然是要卖个惨。打肿脸充胖子的只会被宰。尤其是在这种谈判的场合。

“但是你们终究是赢了,这是一个值得高兴的事,至于损失,我想信以您的实力很快就会恢复的。”为了能让董书恒出兵,布尔布隆难得说了这么多的恭维话。

法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是表现得最积极的一个。

仑三世还是有一些小聪明的。他叔叔的失败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普、奥、俄神圣同盟。

这个同盟就像是悬在法国顶上的一把利剑。这次克里米亚战争发正好能够将这个同盟拆散。

因为奥匈帝国是不可能允许俄国将手伸进半岛的。

只要能够让这场战争继续打下去,法国愿意使尽浑身解数。当然,如果能够让过于庞大的沙俄受创,那么法国就更加高兴了。

一个欧洲大陆上容不下那么多的强国。

……

“承您的吉言!”董书恒无奈道。

“总督阁下,今天来是想跟您说一件大事儿。”包令十分正式地说道。

会谈就此转了正题。

两位公使说出了自己的意愿,希望淮海军能够出兵克里米亚,直接参加对俄国的正面战场。

董书恒自然要继续说自己的困难,什么军费不足啊,士兵损失巨大啊,路途太远了,没有船只运输啊!

有困难自然是要解决困难的。最后商量好了,淮海军出动一个轻步兵师,大概6000,弹药粮食物资由英法补给。

另外两国各以成本价卖给淮海军五艘蒸汽风帆混合动力运输船,而且是从远东抽调的现船。董书恒明确了要船到位了之后才能出发。

这十艘船组成的船队运送淮海军到达科威特。然后淮海军转乘奥斯曼提供的内河船只,沿着幼发拉底河溯流而上,接着转陆路前往克里米亚。

其后,他们又谈了战地医院的事。淮海军将派遣200名医护员前往克里米亚,其中还包括控制瘟疫的专家。

淮海军有一套完整是应对瘟疫发传播的手段,也有现成的药物。

但是董书恒表示这些药物非常的珍贵。要想将这些药物应用到克里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