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如梦令(2/2)

凡俗的高标逸韵,确乎无“词语尘下”之嫌。】

收到“情诗”的赵明诚:“清照的词是愈发雅致了,我岂能被她比了下去?来人啊,闭门谢客三日,我定要作出一首好词来。”

三天后,得词五十阙。

赵明诚觉得自己的水平已经和娘子不相上下了,就把自己的词和李清照的混在一起,请好友陆德夫鉴赏。

陆德夫看了半日,说:“只有三句绝佳,其他的都不太好。”

“哪三句?”

陆德夫幽幽说道:“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呃……原来小丑竟是我自己吗?”

【这个故事的真伪还未可知,但足以说明李清照的诗词水平,已经是相当高妙、并且已经广泛地被认可了。】

【另有一曲《一剪梅》,大约也是完成于这一时期,共赏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结尾三句,虽为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脱胎而来,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因而就在艺术上有更大的吸引力。特别因与前面另两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前后衬映,而相得益彰。】

【如果李清照生活在太平盛世,或者将继续这么无忧无虑、清新自然下去。我们在说起李清照的时候,可能只会夸一句:“哦,是那个才女啊!词写的不错!”别的,只怕没什么印象。】

【但个人的命运,从来都是和国家大势分不开的。】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与丈夫南渡江宁,次年春始抵达。】

【1129年八月十八日赵明诚卒于建康,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赴越绍兴,在土民钟氏之家,一夕书画被盗。当年与赵明诚收集的金石古卷,全部散佚。】

【国破家亡,痛失爱侣,想醉心于金石亦不可得。】

【至此,李清照词风大变!】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