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逃跑将军的黑历史(2/2)
协力,成功平定了这次叛。也因此,赵构对刘光世很是感激,事后刘光世本
也因这个功劳被封为名副其实的太尉。
尽管刘光世一生都在逃跑,但毫无疑问,他是真的知道珍惜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叛军愿意死心塌地跟着他,跟着他,生命才有保障。
但这也埋下了一个隐患,刘光世的部队,只忠于刘光世一。
绍兴七年,朝廷将刘光世调离了他的“刘家军”,派兵部尚书吕祉担任了监军官。
吕祉一介文官,根本镇不住如狼似虎的刘光世手下。
岳飞镇得住,但赵构和宰相张浚却担心让岳飞接管“刘家军”,岳家军进一步壮大,后岳飞变的野心膨胀,无法驾驭。
吕祉统军无方,多次与手下将领起冲突,还威胁要撤掉他们的兵权。
后来没过多久,刘光世的老部下,郦琼、王世忠、靳赛等发动叛
,杀死吕祉,带领全军四万多
,并裹胁当地百姓十多多万
,一起投靠了金国扶植的傀儡政权-伪齐,史称“淮西兵变”。
这次兵变的后果十分严重,四万多兵强将的去留,一长一消,宋金军事实力发生了很大变化,南宋在江淮一带骤然失去防守屏障,打
了南宋的全盘军事部署,给北伐反攻造成了极大掣肘。
这也导致赵构从此不再相信手下这些武将,宁可与金国议和,也不能让手下的军队成长壮大,所以秦桧在这个时候进了宋廷的核心领导层。
要不是李寺的到来,秦桧还将和赵构过着没羞没臊的屈膝求和的幸福生活。
李寺一提起刘光世,赵构就一肚子的火。
“不用说了,逃跑是最可耻的事!”
李寺总结道:“你看,争功和逃跑都很可耻,那我们就该原地不动吗?不对,这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指挥调度的问题。”
“这我自然知道,所以这个统兵大将尤为重要。”
“不不不,”李寺摇了摇食指,“你还没领会到其中的核心问题,统兵大将固然重要,可是底下的将领不听号令,你也没有办法。”
虽说军令如山倒,可是你阻止不了有些将军一意孤行,这还是牵扯到力资源的管理问题。
也就是说,在出征前,就要考虑到将军们的个格,以及预判他在某些战事中会做出的违抗军令的行为。
否则,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古代的战争,还得仰仗将军的个素质。
与李寺一番对话,让赵构对李寺的军事素养肃然起敬。
“老李啊,你看问题这么到位,有没有兴趣去军中历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