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宋军的猫腻(2/2)
”
“就算多路作战,除了岳飞韩世忠,我朝还有多位名将,可与金军一战。”
“你说的没错,就怕到时候协调不好,军队里的猫腻,比朝堂之上还要可怕。”
“哦?你一介民,还知道军队里的猫腻?说来听听。”
赵构查过李寺的底细,知道他没有当过兵,更不要说带兵,纸上谈兵,能谈出个什么道道?
“首先,军队抢功劳是自古有之吧?为了抢功劳,有时候竟置友军不顾,最恶劣的时候,要置友军于死地。”
“你还记得雍熙北伐吗?”
“此等败迹,自然记得!”
雍熙三年春天,宋太宗赵光义对辽国发动北伐战争。
他命曹彬为幽州道行营前军骑水陆都部署,向雄州、霸州方面推进;命米信为西北道都部署,率军出雄州;以田重进为定州路都部署,出飞狐。
同时,宋太宗又以潘美、杨业为正副统师,率领云、英、朔诸州宋军出雁门伐辽。
辽国收到消息后,萧太后、韩德让马上下令让南京留守耶律休哥率军迎曹彬,以耶律轸为都统,率兵迎击潘美、杨业。萧太后带同自己的儿子辽圣宗,御驾亲征。
此战宋太宗吸收教训,兵分三路。以曹彬的东路军为主力攻取涿州,以牵制耶律休哥所率辽军主力,西路的潘美与东路的田重进则负责攻略山后,待山后攻略完毕则由山后转掠山前,最后汇合的宋朝三路大军与辽军在幽州城下进行主力决战。
曹彬老成持重,赵光义以他为盾,牵制辽军主力,潘美锋锐,则以他为矛,攻城略地。为了牵制住耶律休哥,宋军名将大多集中在东路军。
雍熙北伐一开始,宋军诸路都打了胜仗,萧太后闻讯,决定以骑兵之长和平坦广阔的有利地形,集中主力先宋东路军,再移师逐个击
。
于是部署南京留守耶律休哥率部先去涿州阻击,再以东京留守耶律抹只率军驰援幽州,他自己和圣宗率骑数万进抵驼罗
应援。
同时,以北院枢密使耶律斜轸为山西兵马都统,率军进援山后,阻击宋中、西两路军东进。
由于之前吃过数次败仗,赵光义在诸将出发前,反复叮嘱他们步步为营,不可贸然出击。
虽然开战后宋军诸路捷报频传,赵光义不喜反忧,恐辽军会趁机断阻宋军补给线。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老成持重的曹彬竟被耶律休哥断了粮道!曹彬十万大军在涿州呆了仅仅十几天,就吃尽了军粮,只能退兵到雄州。
这一退,成了宋军大败的引火索。
赵光义闻报,大叫不好:岂有退兵去等军粮的道理!
他忙遣使制止曹彬,要他率军沿白沟河与米信会兵,牵制耶律休哥,否则田重进与潘美二军将会陷危局。
但是,曹彬东军将星云集,他们听说潘美、田重进等部连战连捷,为自己寸功未建而感到羞耻,纷纷要求进击涿州。老将曹彬没有办法,只好率军再次进攻涿州,可只带了五天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