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 第七章 陈年悬案(2/3)
上官府在缉拿山贼的同时,宫里也曾派
调查过这件事。 
 但很可惜,无论是明里暗里的,都没能再度捕捉到那群山贼的踪迹,他们就像是
间蒸发了一般。 
不过,
调查不是毫无收获。
 宫里的调查记录里记载的是,那些大内护卫不是在正面厮杀中战死的,而是被
以偷袭的方式解决。 
 案子发生在一座郊外驿站内,刺客以极为高明的手段潜
驿站,先偷袭护卫,再对杨大
的家眷下了杀手,” 
“所以当年的那起案子和近期发生在长安的盗窃案……”
 上官婉儿点
道:“身形痕迹上,近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当年宫里
探查过痕迹,也做了细微的记录,两相对比之下,相似度真的太高, 
 所以,我大概猜测,是当年截杀杨大
家眷的那伙贼
,又出山了,而且选择了长安来下手” 
狄仁杰给茶壶里添了些水,又将其放回小炉上;
 “看来,是贼
要找的东西,还没有找到。” 
“我也觉的如此。”上官婉儿说道,“他们找了快五年了。”
 这次
长安的盗窃团伙,很明显不是为了求财,而是为了找一样特定的东西,为此不惜一家一家地翻找。 
“如果仅仅是调查这些,应该用不了这么长时间吧?”
上官婉儿所说的这些,在有详细宫内卷宗的前提下,再与自己做的案发现场笔录进行对比,做出相似的联想,并不会太难,至少,不值得上官婉儿去故意地拖延。
“因为我想查出来,他们想要找的,到底是什么东西,盗窃团伙只是幕后黑手探出去的爪子,只有查出那位幕后黑手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才能揭开它的面纱,彻底解决这件事。
 杨大
是在五年前自尽的,他家
出事也是在他自尽后不久的归乡途中。但在八年前,西河郡还曾发生过一件大事。” 
“八年前……”
狄仁杰脑海中开始快速浮现出细节,随即马上道;
“军饷劫案。”
“是,八年前,一支本该前往长城区域押送军饷军械的队伍,在经过西河郡时,被劫了,这是震惊全国的大案。
 虽然事后追查了很多相关方面
的玩忽职守之罪,但那批军饷军械,却一直未曾找到,其去向,已然成了谜。” 
 “杨大
和这军饷劫案有关?” 
 “我就是为了证明他们之间有关系,才花费了很久时间,事实上,当年杨大
自尽前,曾给陛下上过奏折,奏折里曾言明陛下登基以来的得失功过。 
 臣子给陛下上折子,基本以歌功颂德为主,就算是想要进谏,也会选择更显委婉的方式,但杨大
的那封折子,却未免有些过于坦
了一些。 
 当时我还没到陛下身边,所以前阵子我找到了我的前任
官。” 
 “前任
官?” 
 “在教坊司,因犯错,被陛下贬了下去。”说到这里,上官婉儿露出了自嘲的笑容,“伴君如伴虎,这一点,狄大
应该很清楚才是。只不过狄大
您是外臣,而我,说是
官,实则,是内臣,外臣是臣,内臣……其实更像是家
。 
 好在,陛下还算念惜了旧
,虽然贬谪去了教坊司,但到底没有过于难为她,她在那里,也能有一份体面,就是不太好找,而且,让她帮忙开
,也费了我不少功夫。 
 据她回忆,当年陛下在御览杨大
的那封折子时,起初,很是生气,因为当臣子的用这般不客气的语气与天子说话,实在是大不敬;但陛下又有些疑惑,按理说,杨梅礼不该是这般不知轻重的
,再说,他也没有故意卖直求名的必要。 
陛下本想召杨梅礼回长安问罪,看看他到底是发的什么疯,结果很快就传来了杨梅礼自尽的消息。
 用我那位前任
官的话来说, 
 当时陛下隐约猜到了,这份折子,更像是杨大
的……
之将死其言也善。 
 狄大
, 
 这是一个因捕风捉影贪墨风波就畏罪自尽的
能做出来的事儿么?” 
“不像。”
 “陛下当时就起了疑心,所以才吩咐派出一支大内侍卫去将杨大
家眷接到长安来,对外宣称的,是杨夫
带孩子们回娘家,然后,遇到了所谓的山贼劫杀,当时陛下很是震怒,但这么多年过去了,陛下怕是早就已经忘怀了,毕竟陛下
理万机,整个国家每天需要陛下处理的事
,实在是太多太多。 
 但陛下可以忘记,我们这些当手下
的,可不能忘记,得一直记着。 
冥冥中,
 已经有一条线,将八年前的军饷劫案和五年前杨大
的自尽以及其后家眷的劫杀,再加上现如今长安城西河郡出身官员府邸盗窃案,给串到了一起。” 
 “目前为止,依旧是你的猜测,只不过是将几件事,强行架构了联系,你的突
,又在哪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