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客家童谣情趣多(2/4)
其实,大们都无时无刻不在鼓励孩子们读书,总是要让孩子们知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孩们在念诗诵经,男孩们有念诗诵经的兴趣,而孩们呢则无聊至极,无所事事,可谓是百无聊赖,她们只能闭
无言,她们只能在旁听,只能在看男孩们的表演……她们真有羡慕嫉妒恨的感觉。
在书声中,那小小的曾淑萍更是表现出了无限羡慕的神了。
终于,曾淑萍在说话了:“爸,我也要去祠堂的私塾,我也要跟六叔公学三字经读诗……”
曾淑萍跳起身来在央求般的对着潘耀辉说道。
“哎呦,我的萍儿也要学三字经读诗呀,这……但是……可是六叔公是不收你的呀,你是进不了祠堂的私塾呀。”潘耀辉既惊讶又支吾地在答道。
“为什么呀?老公哥哥和他们都可以去祠堂学三字经读诗,我为什么就不可以呢?我也想学呀,我也想跟他们一起去学呀。”曾淑萍反问道。
“因为你是孩呀,因为你是
呀,因为六叔公是不收
的呀。你看,比你大的陈慧芳和杨翠桃她们也跟你一样,六叔公也是不收的呀,她们也是没有去祠堂学习的呀。”潘耀辉说道。
“可是……爸,我想去呀?”曾淑萍嘟起了嘴了。
“嗯,你去不了,不行啊。那个……你……你就学《月光光》好不好?爸爸以前教你的《月光光》还记得不?你念一下《月光光》给爸爸听,好不好?”潘耀辉说道。
“记得,我倒过来都会背,也会唱。唉!为什么就老不让我去祠堂读书呢?……也好,我就唱《月光光》吧。喂,老公哥哥,我们一起唱《月光光》好不好?”曾淑萍说道。
“嗯,好,我们一起唱,妈,你也一起唱。”潘志鸿说道。
“好,我们一家都唱,爸爸也一起唱吧。”何小红说道。
于是乎,潘耀辉、何小红、潘志鸿和曾淑萍四个便一起在吟唱起了客家童谣《月光光》来了:
“月光光,山亮亮。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吂打花,先生喊涯摘苦瓜。苦瓜吂打籽,先生喊涯捉拐子。拐子走窿,先生喊涯捉虾公。虾公跌落塘,先生喊涯捉大鲤王。大鲤王,捉唔到,先生喊涯捞大月光。大月光,就在塘中央,捞到涯泪汪汪。泪汪汪,转
就撞到海龙王。海龙王,好大方,送涯一张大龙床。大龙床,四方方,奔涯一觉睡到大天光!”(注:吂即未;打花、打籽即开花结籽,成熟的意思;喊即叫、让;涯即我;拐子即青蛙;奔即给。)
唱着唱着,那旁边的陈慧芳和杨翠桃等便也在跟着一起唱了。
唱完后,左边的潘志光却突然在说道:“我们家还有一首《月光光》呢,我们也唱给你们听吧。”
于是乎,潘志光和陈慧芳便在唱了起来: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割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前一塘,打条鲤鱼八尺长,大
拿来熬汤食,尾
拿来
学堂。
个学堂四方方,搬条凳子读文章,文章读哩几多本?三十零二本。一本丢落塘,一本丢落井,井里起银杆,银杆好架桥,桥上好食饭,桥下好洗碗,一洗洗到乌舌嫲,拿奔阿婆养
嫲。”(注:乌舌嫲即油嘴滑舌、
耍贫嘴之
;奔即给;
嫲即老母
。)
当潘志光和陈慧芳刚唱完时,那右边的潘志强、潘志豪和杨翠桃也在说道:“我们家也有一首《月光光》,我们也要唱。”
于是乎,这一家又在吟唱了起来: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前一塘,养个鲤鱼八尺长,放条鲤嫲肚里做学堂,做个学堂四四方,个个赖子读文章,读得文章马又走,赶得马来天又光。”(注:赖子即儿子。)
忽然,那曾淑萍便在大声地问道:“爸,陈慧芳和杨翠桃她们后面的月光跟我们前面的月光不一样耶!芳姐和桃姐呀,你们的月光怎么会不一样呢?”
潘志光和陈慧芳便在应道:“对呀,就是不一样。前面那首一样,后面的是我爸教的。”
潘志强和杨翠桃也在应道:“是啊,我后面的那首也是我爸教的。”
潘志鸿和曾淑萍马上便惊讶了:“天上的月光只有一个,为什么我们会有那么多的《月光光》呢?”
这时,潘耀辉便在笑着说道:“孩子们啊,你们唱的第一首《月光光》呀,那是我们潘家村的月光。而潘志光的月光呢,那是你爸去嘉应那边补锅补煲磨剪刀的时候啊,是从嘉应那边带回来的月光。而潘志强的月光呢,那是你爸去长乐那边卖杂货的时候啊,是从长乐那边带回来的月光。”
潘耀文接着笑道:“没错,今天晚上呀,你们把天南地北的月光啊都放在一起了、照在一起了。”
潘耀华也笑了:“是啊,你们是在大合照、大合奏了呀。”
那王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