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8 《科学》,正式启航!(万更求订阅)(1/7)
下午,许秋开始进行叠层器件文章撰写的前期准备工作。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既然打算首投《科学》,许秋需要先找一个《科学》投稿的模板,同时也要了解一下《科学》期刊收文章的要求。
于是,他直接登录了《科学》的官网,www.sciencemag.org。
网页访问的速度非常快,看来这个网站没有被“墙”。
当然也可能是从校园网登的缘故。
《科学》官网页面非常简洁,没有什么太过浮夸的设计。
左上角是出版社的logo:“aaas(漂亮国科学促进会)”。
顶部有黑红风格的两行任务栏,包括搜索、登、新闻等栏目。
下面是当期五个封面文章的封面,来回滚动着,看起来有点像是起点的大封推……
第一个封面是一只丑丑的大鲸鱼。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晚白垩世海洋中形似螳螂的浮游鲨鱼”……
所以,这个大概算是考古系的成果?
果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第二个封面是一大推五颜六色的瓷砖模样的东西。
当然许秋知道那些肯定不是瓷砖,多半是什么特殊的材料。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用智慧材料打造智慧城市”。
许秋看了一眼摘要,大概是在说一个“智慧城市指数”的东西,几位研究者建立了一套评估城市“智慧程度”的模型。
根据这个模型,全世界“智慧城市指数”排名第一的城市是新加坡城。
第三个封面是一个身穿实验服的白黄发
研究者的怼脸照,旁边还有一个同样穿着实验服的白
黑发男
研究者,不过后者被模糊化处理了。
两个仿佛在看着什么东西,但那个东西在封面的画面里并没有出现。
这个封面有些不知所云,许秋唯一注意到的点就是,他发现白脸上的皮肤非常的粗糙,完全没有国内的妹子们
致。
文章标题是“基因编辑器的剖析”,生物相关的,许秋随意扫了两眼,也没什么兴趣。
第四个封面是一个海岸线的俯拍图,上面还有一坨烟雾,文章的标题是“烟雾注平流层解释了
纪录的气溶胶水平”,还有一个短标题“烟雾警报”。
这篇工作主要讲述的是,最近南半球上空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达到纪录的水平。
这种异常的aod被归因于前不久考拉国的森林大火。
火灾发生在足够南的中纬度气旋带内,也就是对流层顶高度相对较低的地方,这一位置允许火灾时上下风向的层对流,将烟雾输送到平流层。
而在平流层中,烟雾的寿命比在低层大气中的寿命长一个数量级。
最终就导致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月平均aod值,超过平均值三个以上的标准差。
国际上每发生一次大事件,就有一群相关的研究者跑过去“蹭热点”,用科学的方式来解释一些现象,从而以较小的代价拿下一篇cns或者其他大文章。
当然,这种“蹭热点”还是值得提倡的,因为他们做的工作确实很有意义。
第五个封面是一种许秋没有见过的动物,具有尖尖的部,身上还附有鳞片,不过当他看到文章的标题后就知道动物是什么了。
文章的标题是“抓住种花家保护穿山甲的势”,因此图片上的肯定就是穿山甲了。
这篇文章的内容很短,只有不到一页的内容,大意就是国内对穿山甲保护的很好,文章作者呼吁其他国家来学习种花家。
许秋看了看文章作者,一作像是国内的学生,二作是个老外,三作也是老外挂通讯,emmm……
除了五篇封面文章外,下面列着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期刊上的全部文章。
许秋大致扫了一眼,大概有三四十篇的样子,囊括了各种领域五花八门的工作。
其中,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多一些。
浏览完主页后,许秋进“作者界面”一栏,找到了《科学》期刊的稿件类型以及投稿要求。
每个期刊对于各种类型的文章都有自己独特的要求,《科学》也不例外,在“稿件类型”这个栏目里写的非常详细。
其实,许秋之前在写文章前,很少去阅读各大期刊出具的具体要求。
对于文章究竟该怎么写,他都是通过魏兴思、陈婉清那边相传的经验,以及阅读其他
发表的文献,反推出来的。
这回要准备投《科学》,许秋打算看一看期刊公司本身的要求是什么样子的,补充一下自己这方面的知识。
《科学》期刊接受的稿件类型一共有四种。
分别是“研究文章”(resea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