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西印度洋(七)(1/3)
蒙塔古爵士站在贝拉港新修的码上,兴奋地吹了一声
哨。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里是英国东印度公司设在莫桑比克海岸的第一座商站——当然也是唯一一座商站——规模不小,平里常驻的
数起码上百,且如果算上黑
仆从的话,这
数得有好几百了,远近算得上是一
非常强悍的势力。
在英国东印度公司到来之前,位于蓬河出海的贝拉港也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罢了,生活着一些受葡萄牙
控制的班图黑
,以种植高粱及打渔为生。它之所以被英国
看中,起因还是两艘因躲避
风雨而开进蓬河的英国商船,当时商船上的水手们对这个港
的优良条件非常赞赏,认为这里水流平缓(意味着可躲避大
)、航道较
(意味着可出
大型船只),且岸上森林密布,可有效遮挡大风,因此是一处理想的锚泊地,非常适宜改造成港
——一个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东非的落脚点。
葡萄牙如今与英格兰的联系
益紧密,对于租借一小块地给英格兰
用根本不当回事。再加上他们面临着东岸
在西印度洋咄咄
的高压态势,因此也乐得将英国
拉过来一起分担压力,正如他们开放安哥拉的港
给英格兰
使用一样。
就这样,贝拉港在数年前被到了英格兰
的手上,随后英国东印度公司连续数年每年投
五万英镑的巨额资金,将其逐渐改造成了一个拥有小型堡垒式商站、码
、船舶维修机构的港
城市,专门供来往的英国船只使用。
此外,他们还额外开辟出了与内陆一些黑部落之间的贸易——这可能会令葡萄牙
有些不快,但在东岸
强大到令
有些难以喘息的压力面前,这些都不算什么了——这稍稍补贴了数年间东印度公司的巨额支出。而且,令
感到惊喜的是,内陆地区的黑
油水其实还相当不少呢,黄金、象牙、皮革、
药、
果、
隶,这哪一项不是财富啊?尤其是那些因为部落间的仇杀、争斗而产生的
隶,更是令东印度公司的商
们喜出望外,因为“这玩意”在加勒比和北美地区的需求还是相当之大的,利润很丰厚,也难怪葡萄牙
要表示不满了。
蒙塔古爵士作为东印度公司的高层管理员之一,如今被伦敦总部派到了贝拉港巡视,看看这里的经营状况,以确定公司过去几年内二三十万镑的巨额投
的效果。他目前已经在贝拉港住了两个星期了,就这两个星期的观感而言,有不满,但更多的还是惊喜,因为他觉得这个商站的潜力相当之大,且地理位置也极为关键,尤其是对东印度公司这么一家远洋贸易企业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无需讳言,在南非殖民地被东岸巧取豪夺之后,如今的东印度公司在绕过非洲大陆南端时,一般就只有两条路子了。其一是在荷兰
的开普敦殖民地停靠补给,但这只能适用于和平时期,且也需看荷兰
的脸色,这令很多保守的老牌英国商
不喜;其二便是在葡萄牙
控制下的安哥拉靠港补给,然后寻机绕过好望角,接着在葡萄牙
的莫桑比克海岸补给、维修船只,最后再扬帆前往印度——他们现在也只能去印度了,因为在第二次英荷战争结束时签订的条约中,英国东印度公司已经被迫退出了在东印度群岛的香料贸易,虽然他们仍然在偷偷摸摸进行贸易,但无法光明正大,导致规模大不如前——看得出来,两条路子各有利弊,英国东印度公司多番考虑之下,还是决定两条腿走路,即一面继续在荷兰南非殖民地停靠补给维修,一面加紧建设自己的落脚点,以免将来与荷兰
恶时不至于无处可去。
很显然,贝拉港就是被英国挑中的关键节点之一!而葡萄牙
在强大的现实威胁面前,在莫桑比克有可能全面丢掉的威胁面前,迅速妥协并与英格兰
达成了一致,将贝拉港这么一处荒芜之地让给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双方等于是抱团取暖,共同应对东岸
的威胁,一如他们在安哥拉地区所做的那样。
而作为英格兰国内仇恨东岸的代表物之一,蒙塔古爵士对于贝拉港的修建是持乐见其成的态度的。在他看来,贝拉这么一个拥有船舶维修能力、可以庇护大量船只的港
的存在,对东印度公司而言作用不可想象。因此,他现在是真的觉得贝拉要塞只保留了数十名白
士兵太少了,甚至都无法填满空
的要塞的一个角落,不得不大量倚重素质低劣黑
士兵,这简直就是无法容忍!他已经去信给英格兰本土了,请求公司总部要么在本土募集、要么前往德意志地区招募“至少二百名专业士兵”来到贝拉港驻守,顺便帮助商站扩大一下东非特产商品的生意,据悉目前已经获得了伦敦方面积极的回应。
“很快这里的一切就将走上正轨,我们的商船再也不用前往东岸的港
进行补给了。”满意地巡视了一番的蒙塔古爵士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内,随手捡起一封已经拆开的信件,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开始重温。
“……自从我们在香料贸易中遭到荷兰的排挤,胡椒贸易的大部分也由于在印度海岸的失败而失去之后,我国得自东印度(含印度次大陆)的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