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浴血鏖兵(3/4)
州(今广东韶关)。
听闻昭州、桂州、连州失守后,大宋军队又远离广州,跑到韶州去了,刘鋹不但没着急,反而乐了。
他淡定地告诉身边的宫和宦官们:“该吃吃该喝喝,啥事也别往心里搁,昭、桂、连、贺四州,本来就属于
家湖南的,现在被取回去了,宋军也就满意了,放心,他们不会再向南进发了……况且,韶州有朕的‘秘密武器’,谅他们也是有去无回!来!歌舞奏乐……喝酒……继续……喝酒!”
就在潘美组织大军向韶州进发之时,让他惊掉下的一幕发生了,驻守贺江(位于贺州与连州之间大河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潘崇彻竟然派向他发出密信,他要率三万汉军热血男儿阵前起义,归顺大宋。
接下来,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没有套路,没有悬念,没有狗血,只有三万汉军哭得稀里哗啦的眼泪,和大宋“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号子声以及金鼓齐鸣。
听说招降了南汉第一大将,赵匡胤非常感兴,命将潘崇彻带至东京,亲自赐宴召见。
太祖知道潘崇彻并非不忠其主,只是顺应天时,救民于水火,于是授其为汝州别驾。
后来,潘崇彻,这位南汉第一大将死于大宋的任上,成就了一段新的传奇。
现在,该到南汉后主刘鋹傻眼了。
“什么况?朕对了吗?还是朕错了吗?三万?朕能有几个三万?!朕会输吗?朕会死得很难看吗?朕是玉皇大帝的
,朕怕吗?朕是应该不怕吗?”
刘鋹到底有多少问号,樊胡子记不清了,薛崇誉也没数过。
◆ 智大象军
韶州是南汉朝廷的北方门户,一过韶州,就没有了大山的天然屏障,在陆路上,广州以北无险可依;在水路上,顺北江一路南下,经清远可以直抵广州。
对于韶州的防御,刘鋹虽然嘴上快活,可是心里一点也不敢马虎。他先是派自己的老丈大宦官李托驻防韶州,接着又招募全境
马,得兵十万余众,派李承渥为元帅,率领这十万兵马和一支“大象军团”,赶赴韶州。誓必与宋军决一死战,将宋军拦截在韶州。
赵匡胤加封潘美为南面都部署,命令宋军长驱直,直捣广州。
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十二月,潘美来到韶州,在城北莲华峰下与汉军相遇。
两军对阵,南汉最惹注目的就是刘鋹嘴里的“秘密武器”大象军团。
每大象都身披铠甲,胸前两侧、四条腿套着护甲,鼻子上
着矛,背着架着一座塔楼,木楼分两层,位于最前面的是第一层,里面坐着一个驾驶员,第二层站着四到六名弓弩手和手执长矛利刃的甲士。象兵周围还有几十名步兵,各个手持长矛坚盾,配合大象作战。
古时没有坦克,这种铁甲战象已经算得上是当时最厉害的超级武器了。
此次参战的铁甲战象有千之多,刘鋹这回确实把压箱底的宝贝全都使出来了。
宋兵哪里见过这么多的大象,也没见过这么打仗的。面对蜂拥而来的大象军,用箭,用刀砍,用枪扎,完全无济于事。
战象军团横冲直撞,所向披靡,宋兵被死刺死踩死的有好几千
,宋军纷纷向后败退。看看天色渐晚,李承渥怕中埋伏,没敢追赶,就鸣金收兵了。
第一回合,南汉完胜。
中军帐里,潘美冥思苦想,找寻敌良策。
挖陷阱,这招只能用在防御上,两军对阵,陷阱派不上用场,这个想法不行,过!
大象怕什么?水?不怕,过!
火,可行!单纯用火攻,兵士们根本无法靠近大象,怎么办?潘美想到床弩。
想到就能做到,打仗就是走自己的路,让敌无路可走!宋军将士连夜用木
赶制出一批画着怪兽图案的“火油车”。
这种“火油车”到底长什么样?看到过老辈给小孩子缝制的虎
鞋吗,鞋底肥大,鞋帮厚实,鞋
镶一虎
。虎是百兽之王,民间认为,虎
鞋可以为小孩壮胆、避邪、保平安,保佑孩子健康成长。这一次,潘美把虎
鞋的创意用在了“火油车”上面了。
第二天,汉兵继续带着他们的装甲战象,气势汹汹地开了过来。
潘美命将画着怪兽的火油车推了出来,在阵前一字排开。紧跟在火油车后面是一排床弩,和几十面牛皮战鼓,还有上千名宋兵怀抱着装满火油的陶罐。
有了第一场的胜利,汉军是不会有任何客气可言的,号角声中,大象军团又一次大踏步地冲过来了!
宋军这边纹丝不动,他们在等,等大象军团靠近一些,再靠近一些。
“一百米、八十米、五十米、三十米、点火!”
宋兵擂响战鼓,点燃火油车,扔出点燃的陶罐,几百张床弩火箭齐发。刹那间,整个战场完全变成了一片火海。
大象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