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0 韦宝真没有这么厉害】(2/6)

会影响她的地位,更不会影响她的权势。

若是有某种可能,将现在的合作对象由魏忠贤换成韦宝的话,那么,客会很乐意这么做。

“韦卿。”朱由校道:“这里没有外,朕想你放轻松一些,就将朕当成一个朋友对待,可以吗?”

韦宝赶紧道:“这,微臣岂敢与陛下以朋友相称?”

“不妨事,也没有外。”朱由校温和的笑道。

韦宝暗忖,与皇帝当朋友,这是真的在赌博,皇帝都是心血来,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啊。他们高兴的时候,怎么都好说,哪天一句话不对付了,自己不是找死?

“韦卿,你应该不少朋友吧?你的朋友都怎么叫你?”朱由校想从称呼上拉近两个的距离。

“微臣出身寒微,朋友是挺多的。”韦宝实话实说道:“回陛下,微臣的朋友都叫微臣小宝。”

“嗯,那没的时候,朕也叫你小宝吧。”朱由校高兴道。

韦宝敢说什么,点称是。

“小宝,你告诉朕,大明朝现在是不是出大事了?赋税年年锐减,内部到处是流民闹事,外部又有建连番挑衅,边疆不安,每年光是辽东军费就要四五百万两纹银。大明朝连年不敷出。”朱由校问道:“小宝,你是探花郎,为聪明机灵,想法子快,你有什么法子吗?”

韦宝暗忖,明朝的烂究竟烂在那里?这是个复杂的问题。首先,韦宝从来不认为明朝是最烂的朝代。

一个王朝的灭亡,是错综复杂的多种综合矛盾造成的,绝非一一事所能导致的。也绝非简单的君昏臣庸所可以解释。

“是有一些原因,陛下,微臣随便说说,陛下随便听一听,切不必以微臣的话为准。一、财政危机与军屯体系的坏。二、两线鏖战的困境。三、新经济因素与旧国本的冲突。四、宦官专权与党争。这些都是现在大明面临的问题,而且是积重难返,积累了很多矛盾到陛下这儿。但陛下也不必过于担忧,微臣相信,只要肯励图治,以后会好起来的。”韦宝道。

朱由校听韦宝这么说,又是担忧又是高兴,因为,还真没有会像韦宝这样对自己说话呢。

韦宝并不怕朱由校听了自己的话以后会起什么不好的效果,他不信像朱由校这样的,心血来听了一点治国方略,然后就励图治变成明君了,不可能嘛,不可能那么快的。

“小宝,说的好,你详细说给朕听。”朱由校拉韦宝一起坐下,一副礼贤下士模样。

韦宝也不做作,就真的随皇帝坐在了御榻上。

韦宝将他自己对于大明现在的一些问题,以自己理解的方式说给皇帝听。

财政危机与军屯体系的坏,首先是明朝的财政问题或者说明朝的财政危机。

明朝的财政崩溃的确是其灭亡原因之一。

明代的田税长期实行低税率,这一点与汉代相同,与当时周边各国相比,明朝不足百分之二十的税率实在不高,同期本税率就高达百分之五十。

但与汉代相同的是,税率低只带来了国家收的减少,而并未惠及民众,因为少征的税收归于地主豪族,实质是负担转手。

地主的剥削使得低税率意义不大。

但却造成了国用不足,后来崇祯年间屡为财政问题所困。

明末民变初起之时,招抚政策的失败,就在于招抚银不足,无财安置起义难民,难民为了生存,只得降而复叛。

崇祯年间天灾大旱,救灾不力酿成农民大起义也与国库不足有关。

至于后期加征“辽饷”、“剿饷”、“练饷”等“三饷”导致矛盾激化,加速明朝灭亡,无不与财政危机有关,最后“闯王”迫近京师,因军饷不足而延误调兵京,更可见危害之

后世有说崇祯内府有千万两巨银,实属无稽之谈。

从常理来讲,崇祯在李自成兵迫京师的紧要关,社稷将亡之,若有余财,何须要百官“纳捐”,最终延误调兵。

李自成京时,国库与皇家内库已俱空。

明代的财政危机这般严重,很大程度上是一项重要财政来源的流失,即军屯体系的坏。

明初的军屯体系曾有力的保证了军费支出。

明代永乐元年,全国军屯田子粒两千三百多万余石,而当年全国税粮不过三千一百余万石,军屯田收占全国税粮的百分之七十多。

军屯体系自明中叶以来逐渐被坏,早在弘治年间,兵部尚书马文升就指出,“屯田政废,册籍无存。上下因循,无官查考。以致卫所官旗、势豪军民侵占盗卖十去其五六,屯田有名无实。”

原本由军屯负责的军费开支,自明武宗正德以后俱从国库支出,这意味着从此之后,不仅减少了一项巨大的财政收,军费开支成了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

而且以此之后,由于军饷需要国家调拨而不能就地取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