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九月中,X2型纤维出!剑指东瀛!(四千大章)(1/3)

一连几天时间,高原吃住都在超达化纤工厂,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工艺方面遇到的困难。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静,高原提着两罐青岛啤酒走出嘈杂的厂房,在外面的水泥台阶坐下,打开易拉罐喝了两,喉咙里发出一串舒爽的音节,感觉整个都放松了下来。

“理论和实践果然并不是一回事。”

高原颇有感慨的嘟囔道:“谁能想到呢,理论完备的况下,竟然在生产工艺环节耽误了那么多时间,遇到了那么多麻烦,老爸说的没错,工业这个东西,实在不是随便就能做的。”

高原很自信,脑袋里有全套关于x纤维的技术资料,然而当他准备将知识和技术转化为商品的时候,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丝板的材质问题,凝固浴槽的引流问题,循环泵的功率和流速问题等等。

说实话,都是些不起眼的小问题,但是把这些小问题叠加在一起,就导致了x2型纤维绒,迟迟无法达到最高品质。

如果说x1型纤维有侥幸的成分,打了杜邦集团一个措手不及,从而大获全胜的话。

高原非常清楚,x2型纤维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再有这样的好运气了,等在前面的全都是巨,不出手则以,出手必尽全力。

于是高原先是遥控指挥,最后脆直接进驻工厂,和那些机械工程师们吃住在一起。

万岁!

我们终于成功了!

身后车间里突然声鼎沸,高原没有回,因为他早已经预料到了结果,功夫不负有心,经过连续三天奋战,阻挡x2型纤维大规模上市的最后一个障碍,也终于告了。

“高总,原来你在这里啊!”

超达化纤的老板袁征,从车间一路找到外面,却看到高原,坐在地上。

于是他也不顾自己那条昂贵的西裤,陪着高原一起坐,还打开另外一罐啤酒,和高原对饮。

高原微微蹙眉,他酒量一向很好,这两罐啤酒本来是他打算自己喝的。

说起来,袁征袁老板还是高原的长辈,和高向南同志有着近十年的合作。

高原刚接手昆仑厂的时候,袁征叫他小高,现在已经改叫高总了。

尽管高原并不在乎称谓的问题,但是从这种变化里,很能够说明袁征从半信半疑,到尊重敬佩的心路历程。

“真没有想到,你不仅发明了x纤维,还在机械工程领域有那么的造诣,我手下那些工程师都对你心服服,说你是机械自动化方面的天才呢。”袁征很有拍马的嫌疑说道。

他暗暗下定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好和高原的关系,毕竟高原才二十一岁,就展现出如此惊的天赋,将来的前途恐怕无法限量。

“我儿子要是有高原一半的智商就好喽。”袁征在心里感慨,“谁能想到呐,高向南那倔驴,竟然生了这么一个聪明绝顶的儿子。”

袁征对高原指了指车间里正在庆祝的们,“大家都等着呢,跟我一起进去吧。”

高原没有急着挪窝,而是问袁征道:“我记的你这厂子,最大产能可以做到产五百吨吧。”

袁征挠了挠,“我这里有两条一百吨的线,再加上那些几十吨的旧型号,设计总产能五百五十吨每天。”

“实际产能呢?”高原笑着问道。

“实际只能做三百吨。”袁征坦然道:“毕竟各条线每天都要停产检修,旧型号故障率也高了一些。”

高原微微颔首道:“虽然具体销量我并不清楚,但估计你一家的产量恐怕不够,我还要引进第二家代工厂。”

袁征倒也爽快,当即表示没有问题,随着高原生意越做越大,的确不应该把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反正袁征现在认定高原是条粗大腿,无论高原有什么要求,只要别太过分,袁征都会由着他。

见袁征是这种态度,高原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之所以要和他先把事讲清楚,是因为引第二家代工厂的话,需要派袁征厂里的工程师去协助,解决工艺问题。

毕竟拥有多个代工厂最怕的,就是产品一致不达标。

想当年,苹果公司的a系列处理器,就是同时给三星和台积电代工的,结果三星不给力,功耗和发热直接翻车,一样的芯片,能怎么也追不上台积电,气的苹果公司都快炸了。

当然,苹果公司也是够损的,从后台强行限制台积电处理器的能,拉低到和三星一样烂,这样一来,两家代工的处理器就看起来一样了。

高原现在生意做大了,需要引第二家代工厂,最怕的也是这个,万一两家代工厂的产品质量有高有低,那就麻烦了。

高原站起身,回到车间,迎接他的是雷鸣般热烈的掌声。

在场的工程师们清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