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战争延续,谁都不许退!(四千大章)(1/3)

北美,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杜邦集团总部,公元1802年,创始el杜邦买下白兰地河边的这块土地,投资三万六千美元,用来制造火药。

时至今,杜邦集团与同样大名鼎鼎的陶氏集团合并后,已经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化工企业,排名全球首位。

科研总监纳尔逊博士坐在总裁办公室门外,手里捧着一杯秘书刚刚送来的咖啡,等待集团总裁马克.多伊尔先生的召见。

不久之后,多伊尔终于结束了与欧洲大区的电话会议,秘书领着纳尔逊博士推门进,远远就看到总裁大脸色不善,领带已经在开会过程中扯开了。

“该死的混蛋!”多伊尔低声咒骂。

他抬望向纳尔逊博士说道:“谁能告诉我究竟怎么回事?眼看北半球的夏天就要过去了,那些华夏突然在最后关发起攻势,搞的我们一点防备也没有,实在太狼狈了!”

纳尔逊博士微微蹙眉,“客户那边损失很严重吗?”

纳尔逊相当关心这个问题,毕竟杜邦集团不直接面对零售市场,而是为全球客户提供基础面料,客户拿到杜邦品牌的面料再去制作成衣。

如果客户销量跌,杜邦集团的子肯定也不会好过。

“何止严重?简直都快血流成河了!”多伊尔摆出夸张的手势说道:“昆仑x1型纤维面料的能,远远高于我们最强的coolmax产品线,客户现在着我们要一个解释,你是公司的科研主管,我倒是想让你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华夏的速纤维技术,一下就跑到我们前面去了?”

纳尔逊博士叹了一气,摊开双臂说道:“总裁先生,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这次拿出x1纤维技术的是一家小公司,而根据我从华夏收集到的资料,这项技术的发明名叫高原,他甚至不是化学或者材料学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而是学计算机的。”

“更有甚者,在材料化学领域,通常我们都是将研究成果写成论文,由主流期刊发表,然后全球同行共同流,验证科研成果的可重复。”

“而这个叫高原的男,他不是先发表论文,而是直接上生产线大规模制造,截止现在,x1型纤维已经在全球攻城掠地,掀起了惊涛骇,高原的相关论文,却还没有发表呢!”

“所以这真的不能怪我们啊。”

“要是看到论文的话,我们起码会提前向公司预警,知道一种新的技术就要上市了,并且马上开始竞争技术的研发工作。”

“可事实却是,我们还没见到论文,市场上就乌央乌央堆满了产品,这个叫高原的野路子华夏男,一气打了所有惯例,搞的我们措手不及!”

就是这么有趣,总裁大向研发总监抗议,而研发总监也是一肚子憋屈,还不知道找谁诉苦呢。

多伊尔用手抹脸,“该死的华夏,他们实在太狡猾了!”

“不过事已至此,合作伙伴希望我们提供和昆仑x1型纤维类似的产品,以抵抗来自竞争对手的侵略,技术部门有没有办法?”

纳尔逊博士摇了摇,“目前我们最强的速纤维coolmax,已经被证明不堪一击,更别提其他系列了。”

“可是。”多伊尔总裁为难道:“客户都在等着问我们要产品,我该怎么向他们待呢?”

“拖。”

“拖?”

“不错,如今已经是夏末了,一旦到了九月,暑气消退,采用速面料的服装,自然会销量大减,而这也将给我们争取到足够的时间,研究出针对昆仑x1型纤维的技术方案。”

“另外,关于这种新型纤维的论文,虽然华夏那边隐而不发,但相信他们隐藏不了太久,等夏季过去,他们肯定还是要发的。”

“根据以往的经验,华夏学者非常重视sci引用,更重视诺贝尔奖的评选,所以一旦相关论文发表,对我们的研究会起到很大推进作用。”

多伊尔微微颔首,技术部门实在没有解决方案的况下,似乎也只能拖延时间了。

等到天气渐渐寒冷之时,各大服装企业和消费者,就会把注意力转向保暖面料,昆仑公司的速面料就算再优秀,销量也势必会大幅度减退。

“不仅我们。”纳尔逊博士十分得意说道:“斯夫,美孚,赢创,林德,帝斯曼,几乎全世界所有重要的化纤企业,都在憋着一劲,积极筹备针对昆仑x1型纤维的新产品。”

“虽然今年夏末,我们被那些险的华夏偷袭了一把,但是等到明年春天,华夏将会迎来全世界所有化纤巨发起的绝地反攻!我已经等不及看那些华夏被彻底击溃的场面了!”

……

很快,杜邦集团陷研发困境,不会在今年夏秋季节,推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