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彭泽建议开武举(2/2)

、榜眼、探花外,不在录取庶吉士,翰林选材,功绩卓著、博古通今者皆可入选,不再拘泥庶吉士之选。”

群臣瞠目结舌,哪怕霍韬也没想到,朱厚熜会如此果决,居然连庶吉士都不再选,除了三鼎甲之外,其余进士全部外放。

要命的是,在霍韬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功绩卓著。

如此意味着,只有在地方有了政绩,而且文才优长官员才能入翰林,成为皇帝心腹。

正当众人还想要说之时,朱厚熜又开口:“至于内阁甄选,便按照旧制,有司退班之后,即刻准备,此朝廷新政,不可轻易。”

朱厚熜这番话说了与没说一般无二,连翰林院都是外官所选,那内阁即使不是外官,而是在翰林选,最后还是外官。

除非每次选任内阁大学士,都是三鼎甲,不然必有外官入内阁。

当然最令人气氛的是,大家已经准备好了谏言,朱厚熜却直接堵住悠悠众口,不让在此刻说。

气的杨维聪等人,胸口上下一阵浮动,若不是因为面君,只怕杀人的心都有。

然而朱厚熜却不管不顾,自以为自己做法无错,遂继续询问群臣:“诸位还有何策论,还请继续畅所欲言,凡有益于朝者,朕必纳之。”

“臣以为今朝廷武备松弛,请陛下开武举,录取天下学子,兴国朝武德,中兴皇明!”

兵部尚书彭泽想了一下,最后还是说了出来。

彭泽,字济物,号幸庵,兰州人,弘治三年进士,正德时与仇钺一同围剿刘惠、赵燧等义军,又入四川讨伐四川廖麻子、喻思俸叛军,不久转入江西平定内江、荣昌叛乱

后因与王琼不合,被王琼追嘉峪关战败之责,贬为庶民,朱厚熜继位之后才被起复,升迁为兵部尚书,执掌天下兵戎大事。

ps:嘉靖年间武举,的确是文官提议的,所以不要抬杠。

至于改组翰林院,改生员制度也是嘉靖年间霍韬提议的,所以没什么好争论的,只不过我把时间提前了一点,也就是间接性的忽视此时的经济问题,至于为什么,大家心里清楚就行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