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人口矛盾(2/2)
化教育。
仔细分析莫桑比克地区华移民
结构,就会发现男多
少的矛盾相当尖锐,在大洋王国各海外州中排名居前,
比例严重失衡。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王国内务府大规模缩减了对移民资金的扶持规模,以免失衡况愈演愈烈。
在总数577万的华裔中,出生于莫桑比克地区各州0~9岁新生
,总数约181万,其中男
比例各半,
略多一点。
剩下的396万成年,含有117.6万个家庭,已婚
共计247.29万
(源于一夫多妻因素),一夫一妻家庭不足百万,多出来近20万家庭都属于一夫多妻。
这20万家庭属于莫桑比克地区金字塔的塔尖,是率先富裕起来的群体,有军,有商
,工厂主,店主,农场主,牧场主,地方官员和作坊主,他们有条件负担多妻多子的家庭昂贵开支,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产出,因而占有更多社会资源。
统计下来,整个莫桑比克地区有接近150万单身成年男,希望在未来的2~8年内,组成属于自己的家庭。
如今在政府有组织移民中,每年8万的规模,其中约有5万出
是来自大陆的年轻
子,剩下的是各行各业急需的
才,有郎中,戏子,厨子,接生婆,教师,各种手艺
等等,不一而足。
仅靠这点,差不多是杯水车薪,基本上无法缓和该地区
渐尖锐的
矛盾。
更何况这些来自大陆的华子,是富裕群体争先追逐的目标,都想娶回家做正妻,那真是一个也没有多余的。
有许多澳洲本土财雄势大的媒体公司,已经把目标瞄准了莫桑比克这块新兴热土,准备通过民间组织输送大量,已满足市场需求。
归根到底
从大陆到西南非洲实在太遥远了,能够承受慢慢海陆颠簸的弱子相当少,最初直接移民折损率高达2~3成,可谓代价高昂。
究其原因,这些绝大部分来自大陆穷家
孩身体过于孱弱,无法支撑两个多月漫长的海上颠簸,再加上水土不服,很容易半途夭折。
后来经过摸索总结出了一套方法,大幅降低了移民死亡率,急剧降低到1%以下。
准备移民非洲的,先期运送到广东集中居住,在当地开垦良田,养殖肥猪,
鸭鹅等农产品,尽力调养身体,为远航打下良好的基础。
经过半年到一年的调养,达到一定的身高体重指标,经过医生签字同意后才能登上远去非洲的移民船,依旧不达标的则前往婆罗洲或是香格里拉。
此外,移民采用了专门的移民船,摒弃了通用大舱室的设计,改善了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增加了随船医生配置,增强营养膳食供应,多种措施齐下,终于实现远洋移民的安全健康到达目标。
但是这样一来,就极大地推高了移民花费。
原本能够运输3000的大型远洋移民船,为了增添更多的活动空间,改装之后只能运输1760余
,单
运输成本骤增。
即便有政府均10英镑以上的补贴,加上其他各项花费,每一位
移民费用都要超过30英镑,实在太过昂贵,导致无法大规模推广这项经验。
总数高达150余万的单身汉想要解决婚姻问题,最切实的目标还是在马达加斯加岛上。
从这里流出的以
为主,每年都高达十几万
的规模,极大的缓解了莫桑比克地区男
比例
矛盾。
现在的问题在于大洋王国占据的莫桑比克岛北部资源有限,总
也就是80多万,其中适龄
不足30万,经过两年多时间的高强度输出,面临资源枯竭的尴尬境地。
所以,很多目光投向了
资源丰富的南部法属马达加斯加地区,这里的土著总
有270多万,从12岁到30岁适龄
有70余万,潜力巨大。
因此很多有势力的大物,暗中与法国殖民政府相勾结,从事这一价值上亿法郎的
易。
不得不说法国当中还是有很多聪明者,他们专门把7~12岁眉清目秀的当地土著
孩,集中到教会学校,给予良好的食宿条件,然后请华语老师教授国文正音,教授华
习俗礼节,穿衣吃饭也都按照华
的习俗严格执行,甚至教授音律诗歌,严禁说当地土著语言,违者予以重罚。
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冒充有教养的华移民,从中谋取
利。
其他法国有样学样,在法属马达加斯加地区出现很多教会学校,只招收眉清目秀的
孩子
学,不但负责食宿还负责教育,一时间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