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溪河上的纤夫(1/1)
金色的阳光穿过高耸的峡谷,播洒在一群全身赤,古铜色皮肤的男
身上。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那便是神农溪河上的纤夫。
听祖辈们说,他们已经在那条河上走过了两千五百年。因此,他们早已和那条河流融为一体,生死相依。他们的足迹也已经把河滩的巨石踩陷,手掌把顶的石
抹平,纤绳把无数的青石拉出一道道纤痕。
那又便是他们辉煌的作品。
我的家就在长江边,三峡大坝还没有蓄水的那些年,每每清早起床,站在窗前,准能看到成百上千的“豌豆角”船着红旗,整齐排列在峡江
的江面上。
不过,江边那时还很冷清,只有过了六点半,那片不到五百平米的荒滩才热闹起来。卖小吃的推着小板车来了,纤夫们扛着纤绳来了,掌舵的“桡夫子”抬着桨也来了。他们先是做好准备工作,然后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拉家常,吃早餐,编鞋,修纤绳,或是玩纸牌消磨时间。
不久,小吃车开张了。老板一边叫卖,一边大量制作美的小吃。其中不乏有本地有名土家酱香饼,公婆饼,炒豆皮、油炸糍粑、腊
小笼包、秘制牛
面,蒿子包谷饭等等。总之,在那里所能吃到的,一定是外面很难吃到,却又是当地最地道的美食。
不过,纤夫们通常只是看一眼,或是跟老板闲聊几句,就立刻走开了。因为他们一般是自备饭食,或是在家里吃了才来。
过了八点,掌舵的“桡夫子”会踏着跳板,走上一条条“豌豆角”。他们先是朝江面上看一眼,如果游还没有来,就会坐在船
的木桩上,或喝一杯浓茶,或吃一个馒
,或从
袋里拿出铜烟袋,装上一支自制的旱烟,“吧嗒吧嗒”抽上一阵子。
即使游来了,他们也会卡准时间,不慌不忙地打好行装,摇起双桨,靠近缓缓驶来的游
,那首《纤夫谣》也随之远远传来:
哟火呵,哟火呵,哟火呵,哟火呵,哟火哟火呵,哟火呵,火呵。山崖高高,是你挺起脊梁;山路漫漫,是你纤绳长长;山峰啸啸,是你粗犷呐喊;山歌悠悠,是你男儿柔肠。哟火呵,这片山,这道梁,这村寨,这地方,是你生死相依的亲亲故乡,故乡……
歌声淡去,“豌豆角”又满载着八方来客,陆续回到峡谷。“豌豆角”靠了岸,游客们尝遍小吃,全部上了小舟。纤夫们就会扛着一捆重达一百斤的竹绳走到船
,领
的纤夫拿起竹绳一
,套在“豌豆角”前
的木桩上。纤绳缓缓展开,他们又会各自拿起妻子亲手用百官布缝制的“扯扯儿帕子”套在肩上,领
的纤夫大喊一声:“走到起。”声音还在峡谷中回响,“豌豆角”就已经逆流而上了。
接着,一声声号子在峡谷中喊起来:
“一二三,走到起……”
纤夫们一边喊着号子,一边弓着身子,双手触地,一把汗水,一把泥土,迈着坚毅的步伐前行。
走不多远,石壁倒悬,但水流平缓。纤夫们便会跳水中,在过膝的水中继续前行,号子声也变得很轻松,畅快,高亢。
到了水没过腰的地方,他们又会爬上石壁,脚下踩着石缝,手里抓着树、藤蔓和凸起的石
,继续艰难前行。号子也会喊得很吃力,但节奏还是很明显。
“抓到起,一二三,使劲拉……”
所有都是在“三”上用劲,在“使”上向前迈出艰难的一步。
注:本文尚未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