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关外(1/3)
崇祯十四年七月十九,山海关外,宁远中右所驿道,此处距离宁远城,已经不足 30 里。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铁场堡、永安堡、高台堡、仙灵寺堡、小团山堡、黑庄窝堡,高岭驿、沙河驿、曹庄驿……”
夏完淳穿着一套不太合身的铠甲,戴红缨盔,还拿了一支长枪,坐在马上,有模有样,仿佛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不过看起来,怎么都有些滑稽。
“顾大,我军已过了六堡三驿,再加上八里铺,至少已经过了百里。算起来,应该还有八九十里就到宁远重镇了!”
临海而行,又避过一天中最热的几个时辰,夏完淳虽然变黑了一些,但气色不错,也是热
洋溢。
“完淳,你说你,为什么非要受这罪啊?”
顾绛摇摇,
惜地牵马而行,虽然此时是辰时,但夏
炎炎,不比秋冬季节。
夏完淳只数了自己见到的堡驿,没有看到的不知多少,关宁锦防线,多的是军堡驿站,数不胜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顾大,你不用客气,把我当你的士卒就是了!”
夏完淳热高涨,看得出来,他是很享受自己这来之不易的“军旅生涯”。
“顾兄弟,完淳这小子,给你添麻烦了。”
夏允彝和陈子龙也是大汗淋漓,牵马而行。原以为他二得罪了王泰,王泰不会让他二
跟随,没想到峰回路转,竟然成行。
“夏兄、陈兄,大对你二
,心底里还是欣赏的。即便是伯祥兄,大
也是敬重他的为
,并没有所谓的仇
似海、泾渭分明。”
顾绛看了看周围,低声说道。
夏允彝和陈子龙对望了一眼,都是摇了摇。
这些子下来,他们耳濡目染,对王泰的所作所为,认识更
,一些芥蒂,自然而然消失不见。
“宁,说起来,你也是我复社中
,你为何对王泰俯首帖耳?王泰对你,似乎也是格外看重?”
尽管吃着别喝着别
,陈子龙的话锋依然辛辣。
“是啊!宁,你可是文武双全,
烈如火,用王泰的话说,你就是有文化的
力男。你对王泰毕恭毕敬,是不是要青云直上,图个锦绣前程?”
夏允彝也是嘿嘿一笑,黑红的脸蛋有几分沧桑。
“俯首帖耳?锦绣前程?”
顾绛苦笑一声,摇了摇。
“两位贤兄,我敬重王大,跟随他,是因为我见过的苦难太多,王大
救的穷苦百姓太多,没有别的原因。”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我也相信你。”
一场场“行路难”经历下来,陈子龙说话也变的直接,省去了许多繁文缛节。
“冷暖,其
自知。复社中
,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真正为国为民者,恐怕是寥寥无几。”
顾绛也是微微一笑,毫不迟疑。
“大说了,复社中,你们两个是君子,是“异类”,他只想和你们求同存异,让大明的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尊严地活在世上。这便是他的抱负!”
“有饭吃、有衣穿,有尊严地活在世上。谈何容易?”
陈子龙摇了摇,皇帝和朝廷都解决不了的顽疾,王泰就可以?
不过,王泰尊重他二,这也让他觉得腰杆挺直了些。
嘹亮的声音传了过来,夏允彝摇了摇。
“这些家伙,又唱军歌了!”
顾绛回看去,驿道上的钢铁长龙连绵不绝,千军万马,火炮幽幽,旌旗飞扬,大军迤逦而行,无休无止。
(本章未完,请翻页)
而这钢铁洪流之中,嘹亮的歌声铿锵有力,让振奋。
“云从龙,风从虎, 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 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 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 只为苍生不为主。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
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
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
金鼓齐鸣万众吼,不黄龙誓不休。”
夏允彝擦了把汗,摇叹息一声。
“到底有什么事,能让这些家伙消停一下啊?”
夏允彝话音未落,马上的夏完淳忽然朗声吟起诗来。
“银海仙槎来汉使,玉关秋戍秦兵。
闻道锦松飞羽急,书生急欲请长缨。”
夏允彝吃了一惊,颤声问道:
“完淳,这是你做的新诗?”
夏完淳虽然只有10岁,却是江南有名的神童,才名卓著。他9岁时,夏允彝为儿子印了第一本诗集《代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