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巴库,希腊火之城(中)(2/3)
固,将这火油经过第一次蒸馏后混合牲畜油脂使用效果最佳,用在车、弓弩上也很好使”
“三是炼胶用,眼下正在试验中,从初步出来的东西来看,效果并不比沥青差,不过尚需进一步摸索”
孙秀荣点点,心里也是暗自欢喜,“通过对沥青的加工,大秦国的像席元敬这样毕业于天山大学的工程师加上工匠已经有了初步的技巧和经验,假以时
,大规模利用石油的时代就会来临”
席元敬接着说道,“既然有驻军,职部又将海南府的而部分冶炼、制作工匠调了小部分来到这里,将厄尔布尔士山的矿物运到这里十分方便,可以对武器、甲胄进行修理,也可以少量制作”
“先这样吧”,孙秀荣摆摆手,“燃料用的还是厄尔布尔士山的木柴?”
“是的”
“那暂时这样就行了,基地还是设在萨里”
纳伦晓风说道:“大王,北面远处那隐隐约约的白色建筑就是苏姆盖特城,原本是波斯建造的军堡,高加索山延伸到这里时正好是一个大缓坡,经年累月,就在缓坡与大海之间形成了一条狭长的通道,最宽处也不过五里”
“苏姆盖特城就卡在缓坡与南部平原之间,易守难攻,其北面并无合适的港,敌
想从海上来进攻也不可得,不过他们手中有大量的平底船,若是利用大型
隶船携带平底船,抵达海岸线附近后,再放下平底船,然后划桨冲滩,还是有可能的”
“不过那样的话,就不可能上来太多的军力,他们的隶船用的划桨
隶实在太多,几乎占去了装载
员的一半,加上船上的水手以及战斗
员,能够装载的机动兵力并不太多,这样的话对我军也不会造成太大威胁”
苏姆盖特距离库城还有大约五十里,不过之间都是低矮的平原,加上五倍望远镜的加持,倒是看得清楚,孙秀荣猛地想到一事。
“怎地这里都是白色的城堡?”
席元敬笑道:“这高加索东端,到处是白云石,尤以这库附近最多,这里的白云石还伴随大量优质黏土,这下倒好,我等修建高炉所用耐火砖就有材料了”
孙秀荣点点,又问道,“苏姆盖特的是山地营吧,是哪个营
?”
纳伦晓风答道:“作为攻击科萨汗国的前进基地,自然是最锐的山地营,就是康孝荣哪个营
,而跟着元丰大将军去
统则是南弓熙”
席元敬接着说道:“由于大食几乎将
库城搬空了,眼下我等只有三千正规营加上少量官吏衙役,整个城堡几乎是空的,微臣来到这里后,立即按照两万大军能够用上一年的要求修建了新的粮仓,眼下从海南府的粮
已经将仓库填满了”
孙秀荣转看向苏希杰,“我国占据此地后,科萨
的杰尔宾特港有何动静?”
苏希杰答道:“杰尔宾特港原本是布兰斯义子,乌古斯沙迪克的封地,他也是兼任着杰尔宾特总督,从其首都白城开始,一直往南,直到苏姆盖特附近,长度约莫五百里,大海往西,则是高加索山,平均距离约莫两百里”
“这个地方大致是一个三角地带,东面是大海,西面则是大山,是高加索极为优质的牧场,眼下科萨汗国首席叶护、汗国实际掌权布兰斯让最为凶悍的切钦
占据,约莫万户,其首领叫做都拉斯,正是
库附近的切钦
杜拉索的兄弟”
“在杰尔宾特与苏姆盖特之间,距离大海约莫七十里的地方有一个山城叫库,原本是科萨汗国用来对付大食
的军堡,后来被布兰斯赏赐给都拉斯作为封地,都拉斯自己有三千常备骑兵,充分动员时可以达到一万骑”
“切钦的战马显然是本地马与突厥马的混血种,极耐山地作战,这里的部族除了切钦
,还有阿瓦尔
,据说是柔然
的后裔,还有阿兰
,就是汉代时康居王国西北的奄蔡
,号为白匈
的便是”
“切钦的突厥马显然是阿兰
、阿瓦尔
带来的,另外,还有一个叫做切尔克斯
的本地居民,也擅长山地骑兵作战”
(切尔克斯,沙俄诺曼诺夫王朝王族之一,历代沙俄骑兵总监)
“阿兰、阿瓦尔
都是半牧半农的部族,各有几万户,分布在从山地到平原的广袤地区”
“切钦、切尔克斯
则在山地生活,也最为凶悍,据说切尔克斯
比切钦
还凶悍,极擅长骑兵作战,以往大食
进攻科萨
时,会在各部族之间挑拨离间,让其内
,然后自己的主力再进
,切钦
在东边,而切尔克斯
则是在西边,靠近黑海的地方”
“中间的山坡场自然是被阿兰
、阿瓦尔
占据了”
“所谓科萨,也就是西迁的以葛萨部、图瓦
为主的蓝突厥、后突厥混合的部落,在这里历史上曾有一个强大的阿提拉帝国,该国覆亡之后,余部几乎被科萨
兼并了,于是就形成了新的科萨
,他们
数自然至少有十万户”
“杰尔宾特总督沙迪克手下有一万步骑,港还有三十艘
隶船,一百艘快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