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巴库,希腊火之城(中)(1/3)
第二清晨,孙秀荣一大早就起来了——按照纳伦晓风的说法,
库在早晨的风势最小,天气也最好。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在一座高达十丈的由以前的宣礼塔改成的望楼上,在马璘、岑参、纳伦晓风、席元敬等的陪同下,他正在楼上的最高处四处眺望。
果如纳伦晓风所说,库城周围的环境,东面、北面、南面几十里外的蓝色的大海,西面逐渐升高的高加索东端余脉都一览无余。
“大王”
正在汇报的是岑参,按照大秦国最新的规制,库、
统两处飞地的政务仍属于海南府管辖,而军务则隶属于海南总督府管辖。
这里有一个例外,由于统孤悬于黑海东岸,
形又不同,他接受海南府、中央的双重管辖,以前的海南总督元丰也调任
统担任黑海水师总管兼
统特别府总督。
“您看,在库城的北面、东北边有几处大型淡水湖泊,周围也有小型河流汇
,其周围原本就是当地农户的农地,该地被我国租赁后,这些农户也迁走了,下官从海南府迁来了三千农户,填补了他们的空缺”
“此地可种植小麦、苜蓿、黑麦、瓜果等”
“西边则是荒山,却是上好的场,一年四季都有牧
,微臣实地测算过,最少有五百万亩以上,从高山
甸到山坡
场,一直到山下荒漠
场,可从容转场”
“虽然说的是一百里,实际上由于库城西部是高加索山的一部分,整个山脊以东接近两百里的地方都被我等拿下了”
孙秀荣问道:“这样的地方,牧户不可能全部跟着迁走吧”
“是的”,岑参点点,“那是自然的,按照大王在户部
典里所描述的,大约一百
大小牲畜对应一户
家,这样的地方,远比漠北好,冬季也很少下雪,五亩地就能养活一
牲畜,一百
也就是五百亩,五百万亩,能养活一万户牧户”
“不过此地历来是高加索南北大部族往来争夺之地,加上最近大食与科萨
在此频繁
战,导致这里的牧户很少,眼下只有一个被阿塞拜疆
称为切钦
的部落留在那里放牧,对了,他们自称纳赫乔
,约莫千户”
(纳赫乔,就是车臣
,北高加索原始居民之一)
“据说在高加索山以北,还有大约万户的纳赫乔,都以放牧为生”
“该部有一个小酋长,叫杜拉索,十分凶悍,我国的前去联络他,他一直避而不见,显然是不想接受我国的管束,据说以前的大食
管辖时这里还有大约三千户,同样不服管束,大食
自然不会客气,在一场突袭中,大约六成的牧户被杀”
“那之后,杜拉索就带着剩余的牧户迁到了靠近山脊的地方,对于前来接洽的任何官府员都不理会”
“有这么大的牧场,我国自然不会放弃,将新瀛州的牧户迁了一千户过来,都是跟着大王过来的霫、吐谷浑
等,但据说也时常与那杜拉索的牧户起冲突,不过纳赫乔
凶悍,吐谷浑
也不遑多让,几场冲突之后,双方倒是守住了目前的疆界”
席元敬接着说道:“大王,这里的有大量的天然沥青和希腊火......”
“不”,孙秀荣打断了他,“什么希腊火,纯粹胡扯,就叫石油!”
“石油?”,席元敬仔细思索着这个词的意思,半晌也没明白,不过还是点点,“是是,石油,我等除了提炼天然沥青用在修建道路、提炼粗胶、添补船缝上,还用同样的法子对这希......,咳咳,石油进行了提炼,还是大王传授的从硫铁矿里提炼提炼硫磺的老法子,蒸馏”
“眼下效果还不错,职部发现,用起来代替火油使用效果十分之好,职部也打听过罗马用石油火攻击大食
船只的
形,如果用上我国提炼过的石油估计效果最佳,眼下首批一部分产品已经用在战舰上了”
“是这样的”,封策接过了话茬,“根据大王以前的描述,我等在船舱里专门设置一个希......这种提炼过的石油火柜,用粗胶管子与之相连,粗胶管子首部套上铁管,火柜与胶管之间用专门的装置相连”
“该装置由两个实习水兵控即可,由于上了滑
,两个
可使出四个
的气力,当两
用力按下装置时,可将火油向外
出,职部测算过,最远可达四丈以上”
“若是由四个按下装置,则可
出七丈以上,然后用火箭
之,就可随时随地发动火攻,不过要看当时的风向”
孙秀荣点点,这一幕,早就在上一世的大夏国出现了。
席元敬接着说道:“阿特劳的沥青场工匠已经抽调了一半到了这里,其中的一半又放在这石油上,眼下他只有三个用途,一是军事,除了用在战舰上,陆军也可以让轻步兵携带一些,生火、火攻都使得”
“二是作为机床的润滑油使用,以前我国所用的润滑油全部来自牲畜油脂,成本高不说,一到冬季就会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