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制作高邮咸鸭蛋(2/3)
有荣焉地引用了袁枚在《随园食单》腌蛋条目中不算长的全文,又自己总结说: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不似别处的发
、发
,
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
“空
”用筷子挖着吃。筷子
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看,要多多看待别
的长处,江小白认为,在这点上,汪曾祺老先生,其实是可以向他学习的。
高邮咸蛋,江小白虽不会腌制,或者说,腌制的咸鸭蛋,风味远不及高邮做的。确切说,这门手艺的秘方,掌握在高邮个别
手中,是不外传的,不过,没关系,他可以当做初级食材再料理。
杨老带着司机,一拎了一大桶高邮鸭蛋,气喘吁吁地上了阳台花园,放下鸭蛋,累得直捶背,吐气叹息说:“哎,老啦!老啦!不比当年了,爬三层楼,就累得腰酸腿疼,浑身都像散了架了!”
江小白和苏老,刚重新砌好苏老觉得不够好,远不如以前农村用的土灶的灶台。苏老年轻时亲手砌过,但中间隔了大几十年,手艺早已生疏了。因此,砌了拆、拆了砌,整整已经弄了七遍。昨天,苏老才哀嚎自己年老糊涂了,以前的土灶之所以好,保温又结实,是因为黄泥里加了稻,先打成泥砖,再用新和的加了稻
的泥浆代替水泥粘合。今天,江小白又学习了秦始皇建长城,往里面加糯米汁和石灰,一老一少忙活了一上午,却也都乐得其中,并没有觉得很累,其乐融融。
见到杨老这位护教珈蓝归位了,苏老两手都是黄泥,不好给他倒茶,好在杨老和他是老伙计了,不需要他招待,他只盯着杨老带来的两大桶鸭蛋,笑眯眯说:“老杨,这高邮鸭蛋可真是了不起!”
江小白笑嘻嘻慰劳了杨老,就自己去看那些鸭蛋。杨老自己倒了凉菜,咕嘟嘟喝了两大杯,告诉他说:“左边一桶是腌制好的,右边一桶是生的,正好,你们爷俩两手泥还没有洗,咱们正好也腌了试试手艺,老子我有几十年没亲自腌制高邮咸鸭蛋了,做为高邮
,很是有些可耻、惭愧!”
江小白心中一咯噔,讷讷道:“您老是高邮,该不会不知道不是谁都能腌制出最好的咸鸭蛋吧?”
这货这是故意激将了!他心中隐约猜到,杨老是高邮,没准,就掌握着腌制最正宗咸蛋的秘方!
没有秘方或者说是那手艺、经验,任他是什么名厨,也腌制不出极品咸鸭蛋,江小白曾经看过一个美食节目,就有著名的大厨腌制咸鸭蛋,败在这看似简单的腌蛋上,最后做出的成品狗都不吃。
杨老正在卷袖子,闻言虎眼一瞪,目露出年轻时从军的杀气,让江小白神魂顿时一寒,教训他道:“你这臭小子,激我不是?老子我是高邮
,五十多年前高邮才有多少
?做最正宗的咸鸭蛋谁不会?老
子我要是去开咸鸭蛋厂,还不得气死做咸鸭蛋最出名的秦邮、红太阳那些鸭蛋厂?”
“都是年轻一辈们全要往城里挤,后继无,没
肯学,认为学那些手艺没出息,手艺传承慢慢凋零了!老
子我这次回老家,村里那个做油纸伞的老黄
,九十多了,半年前咽气了,那地方的油纸伞手艺就断老黄手里了!可惜!做锔瓷的老李
,也八十八了,没
肯再学锔瓷的手艺活了!”
杨老摇叹息不已,眼神中满是萧索之意,江小白讪讪地只得连声称是,好哄了杨老教做腌咸蛋。
那装鸭蛋的两个红色塑料桶里,在鸭蛋之间,以及鸭蛋与桶之间,装满了锯末和木屑,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所以,江小白好一顿翻捡,想及时地挑出在路上颠的蛋,结果,一个都没找到!
这就是杨老,或者说民间的智慧了,江小白不得不服!杨老是个实派,卷了袖子之后,就也和他们一样,坐在小马扎上,开始动手制作腌蛋。江小白和苏老砌泥灶台的黄泥,就能用,之前做柴火饭留下的
木灰也没丢,堆在了空花盆里,苏老要留着当花肥,做高邮咸鸭蛋的主料就有了。
制作咸鸭蛋的传统工艺流程是:原料处理、照蛋敲蛋、配料、提浆滚灰、缸桶腌制、成熟包装等。
原料处理、照蛋敲蛋,简而言之,就是挑选新鲜的好蛋,剔除劣质蛋。照蛋敲蛋,可以剔除红塔、黑塔、臭蛋、热伤蛋、停黄蛋、照与二照蛋、气室移动蛋、水花蛋、哑蛋、油壳蛋、沙壳蛋、响子蛋。照蛋敲蛋,讲究翻转要自如,手腕要抖动,用力要均匀。只适用于现代的工厂生产,避免出现劣品被顾客投诉,影响自己的品牌,自己吃就不需要了!在古代,也没有电灯给你照蛋。
杨老说,他们高邮的老,一眼就能看出是外地蛋还是高邮蛋,以及是小鸭子还是青年鸭子,又或者是老年鸭子下的蛋。江小白也是醉了!只能学杨老的
禅说:“乖乖隆滴冬!高手在民间!”
配料分泥基腌制与料腌制两种,用泥基腌制最好,黄泥、白酒和盐水、香料等物的比例很讲究,有着秘方,是制作最正宗的高邮鸭蛋的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