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射姬】(20-22)(4/18)

统一,一个小国一旦发生大灾难,势必被更大的邻国吞并,而

大一统的国家也有利于形成对区域性灾难风险的抵抗力,北方的游牧民族则因为

他们的资产是可流动的牛羊而不是固定的土地,所以他们很难像南方民族一样完

成高度集权的统一,只能形成有限的联合。

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看待历史问题的时候,如果从意识形态、帝王性

格、民族性格、语言文化、专制体系等方面作为基础去理解问题,根本不足以触

摸到问题的本质,这些条件都是催化剂,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真正决定历史发

展的最底层要素,仍然是自然资源条件,以及根据此种自然条件而形成的生产关

系,北方的草原部族入侵南方也不是因为他们本性野蛮,南方的华夏土地上的大

一统国家的形成也不是因为华夏人温顺易于管理。

马克思学说伟大的地方也在这里充分的体现了出来,分析历史不是「你以为

」,历史全都是非主观的,「有生产力事实依据」可以分析的。

当上层建筑与生产力方式产生剧烈矛盾的时候,就是改革和革命到来的时刻

显然,在这种国家意识、社会意识几乎没有基础的情况下,现代工业社会是

无法成立的。

现在陈肇希望孵化出一个工业化的胚胎,也就是构建一个具备更优越生产关

系的社会,如果不通过发展社会学来主动构建与生产关系对等的上层建筑,矛盾

就必然产生,革命就必然爆发,白莲政权对外面对着西方欧洲的殖民主义,对内

面对着依旧强大的明政权,内部革命是必然失败的。

所以发展社会学的需求就迫切了起来,社会学的研究关乎白莲体系的生死存

亡,足以与科技相提并论。

至于具体计划,陈肇则没有急功近利,他要做的第一件事还是要普及基本教

育,如果放在前一段时间,陈肇早就已经加快上马这个大项目了,即便手头上没

什么银子,也没有基础教育条件,硬着头皮也得搞,毕竟如果想要构建这样一个

超大体系,没个几十年的布局是无法完成的,陈肇要在有生之年保证这个项目体

系构筑完成,他不确定自己死后,后人们会不会延续着他的思路推进社会建设,

但是毕竟现在情况有了变化,陈肇拥有了可以说无穷的寿命,事情就可以按部就

班的一点一点来了。

视角且转换到禺山白莲地区,简单的介绍一下目前白莲根据地的发展状况。

距离陈肇大刀阔斧的改革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整个禺山-石濑地区有了很

大的改观。

变化最大的当属白莲原堂口核心区域,也就是当初陈肇提着冲锋枪穿

[ ]

着防弹

衣杀上门来的地方。

六位香主和堂主已经搬家了,在白莲总部周围建了新房,拖家带口的把家属

都带了过来,建设白莲第一医院投入了大量劳动力,而且陈肇一开始规划的科学

种植法试验田也主要围绕在白莲总部附近,本来只是「一个大院,一个茶肆,几

间茅屋」的禺山脚下迅速的形成了集群效应,学习科学种植法的农民,建设医院

的劳工让这里人丁兴旺,白莲教的相关管理人员白天都聚集在附近活动,这里又

是白莲教义的宣讲传播基地,这块原本鸟不拉屎的地方迅速的热闹了起来。

人口的聚集吸引了更多产业的进入,食肆、小吃摊、各种店铺也纷纷入驻,

有些眼光独到的富农也开始在周围盖房子,从现代投资的眼光来看,附近土地的

升值是盖房子的主要动因,但是这个时代的富农没有经济学概念,他们只是遵循

着最简单的道理进行着聚集——这附近越来越热闹,也方便就近学习圣子的科学

种植法。

如果仅仅是人口的聚集,还不足以如此迅速的提升当地的建设度,道路、安

全保障、水资源、医疗资源、公共卫生资源的初步奠基与相对集中也起到了关键

作用。

陈肇在普及科学种植法的时候就引入了螺旋压力取水灌溉系统,同时还指导

兴建了水力磨坊,这两种比较原始的机械并不复杂,也不需要高规格的动力人

,对农业系统的效率却有重大提升,农民取水灌溉以及制成加工食品更加方便。

白莲卫队在附近驻扎训练,不用担心山贼和强盗的袭扰。

新修建好的碎石路相当方便,牛车马车走在碎石路上,走同样的路程只需要

花以前一半的时间。

这就是基本建设带来的隐形收益。

对于陈肇刚刚建立起来的白莲政权来说,整个白莲区域处于极度落后,原始

自然的状态下,从提升发展度的角度来说,陈肇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必然是进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