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抬棺(3/4)

他们可以拥有一个打破孤独的方法。

就很有趣,

就很有意思。

瞎子说得没错,四娘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是完全不同的,因为这是属于所有魔王们的一种传承。

“得亏三儿这次没来,否则最激动的应该就是他了。”阿铭说道。

“行了行了,你们看也看了,别影响我做事儿,既然没收你们的门票,那你们就自觉安静点儿。”

阿铭不说话了,继续喝酒;

樊力则掏出一块馕,自己慢慢地啃着。

“报!”

一名传信兵前来通报:

“东侧岸边有楚军阻击!”

四娘抬起头,对坐在那边的俩货道:

“还不去看看。”

“怎么了?”

郑侯爷先前在睡午觉,条件反射地被“报”给惊醒了。

四娘回答道:“主上,说是东岸上有楚军阻截。”

“呵,给喜钱了么?”郑侯爷问道。

“回侯爷的话,那边领头者说不要喜钱,还抬着棺材。”

“棺材?”

郑侯爷这阵子正沉浸于吉祥话的氛围中,听到这个不禁眉头一皱,

“多少人马?”

“就百来个。”

“百来个?”

“走,去瞅瞅。”

……

因为郑侯爷这边是水陆并进,其实,本可以不必理会,但船还是停了下来。

拦路的人确实不多,手里拿着的,也不是什么刀枪,更没弓弩,基本都持的是锄头这类的农具。

任何一个国家,体量足够大的话,就必然会分正规的野战军以及地方卫戍兵马,前者和后者的差距,有时候能如鸿沟。

先前一路上,碰到了不少楚国地方卫戍兵,装备和素质上确实差正规军很多,但眼前这批拦路的人,可不是什么“兵”,连乡勇都算不上,只能算是一众民夫。

民夫身后,还有一口棺材放置着。

郑侯爷骑着貔貅,位于阵前,在其身侧,站着阿铭、樊力以及屈培骆和范正文。

这时,

对面人群之中走出来一个身穿白色长袍拄着拐的老者。

老者靠近时,郑侯爷身边的锦衣亲卫自然而然地张弓搭箭;

郑侯爷抬起头,示意暂缓。

老者走到众人前方,

停下,

道:

“老夫姓元,名山柳,见过燕国平西侯爷。”

“有事?”

郑侯爷这阵子,倒是难得的好脾气。

“侯爷犯我大楚,取胜而归,我大楚,又败了一场。”

“是。”郑侯爷点点头

“侯爷归途之中,各地驻军没少来向侯爷您讨喜钱吧,听闻,是公主有孕了,侯爷大气。”

“是。”

“侯爷是否会觉得,我楚人,都是见利忘义之徒?”

“不会。”

“让侯爷见笑了。”

元山柳微微一鞠,

“侯爷心底,应该是这般觉得的。”

“本侯觉得是这般如何,本侯不觉得是这般,又如何?而你,来此,又所为何?”

“侯爷是否认为老夫也是来讨赏钱的?”

郑侯爷有些没耐心了,摆摆手,

道:

“有事就说吧,别耽搁时间。”

“老夫特意携乡民赶赴于此,只为了向侯爷您证明一件事。”

“什么事?”

“证明,我大楚,并非皆为蝇营狗苟之辈,我大楚,有正气,侯爷和当初的靖南王,一次一次地败我大楚兵马,掠我大楚国土;

但楚人,仍是有不怕死的。

老夫知道,燕国先皇有鲸吞诸夏之志;

老夫也知道,燕国新君有子承父业之志;

人欲像灭晋那般灭我大楚,

绝非那般容易。

侯爷可以在战场上击败我大楚之军队,可侯爷您休想仅凭刀枪战马就压垮我大楚上下民众之心!”

元山柳说得慷慨激昂,

随即,

袒露开自己的衣衫,

张开自己的双臂,

喊道;

“棺材,我已经带来了,元山柳携乡民,来此地特来求死,以我以及乡民之死,以我等之鲜血,唤醒大楚万民火凤之意!”

头儿,是来求死的,棺材,也带着了。

其身后,远处站着的那群民夫们,也都挥舞着锄头,士气很高昂。

“行行行。”

郑侯爷点点头

举起手,

“本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