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大建设(2/4)
,这个产业一度做到极大,当时可没有伐楚成功,没有朝廷意志下燕晋两地海量资源向前推,且当时对雪原野,也因为兵马不足没办法去随意压榨,但当时,就是靠着这个产业,靠着这些商贾们的来回奔波,硬生生地让雪海关百姓过了安逸的年,且第二年之后的生活水平,更是直线上升。
为了收买心,用了低赋税,同样为了收买
心,又提高了福利,学社和医馆,那可都是有运营成本的;
盘子就在这里,不想着从外开源,那根本就玩儿不转。
去年一整年,
郑侯爷先是在楚地抢公主,接下来,又马上发了轰轰烈烈的伐楚战争,导致作坊那边不得不停产,一切资源往军需上堆;
所以,货一下子就断了。
这让不知道多少商贾对此痛心疾首,心底埋怨了不知多少次那位“郑伯爷”当真是不务正业!
好好的买卖不,
怎么就光顾着打仗去了!
所以,在看见战争天平倾斜的曙光后,他们马上就出动了。
来时载满的,是各项物资,运粮食的运其他的,总之,能搜罗到的,就都搜罗来了。
侯爵府下有专进行分收,
收下后,不是给你金银,而是给你货单,
等货出来后,你再提货走。
燕晋之地的百姓,子现在确实不好过,这个冬天,包括明年,将极为难熬;
朝廷也很难再搜刮到什么东西了,加税都已经到几年后去了;
但商贾们,还是有着自己的渠道可以弄到东西的,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要是连商贾们也弄不到东西,那就真的是…………末世了。
再说了,
这里还有从乾国来的商贾。
是的,
乾喊了大半年的北伐,最后流产了;
但乾的商贾,可是
发出了比他们的朝廷比他们的军队更为强大的主观能动
。
这些商贾没有走南门关,而是经几个小国借道,再由梁国转接,过齐山后被范家接应,再由范家走水路,运到郑侯爷这里。
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官面上的阻拦,二则是可以最大程度地………偷税漏税。
郑侯爷不信小六子不知道这个,毕竟范家是小六子的而不是他的
,但小六子执掌的户部,对此并未说什么话,完全当没看见。
这也是合合理的,一来平西侯府多吃点,就会少跟朝廷要一点,本身也是减轻了朝廷的负担;
二来,
这个节骨眼儿上,
非要去较真这个,去体现自己的铁面无私,姬老六没那么蠢。
其实,晋东之地,本来,是很富饶的,它现在的残,完全是因为战争,再加上曾经野
和楚
目光短浅地杀
取卵;
本质上,晋东之地北接雪原,南接楚地,再集三晋之地有无,商贸不发达那才叫真见了鬼。
按照四娘的统计,
燕地商最穷,
没法子,
小六子在台上,为了支持他爹打仗,可谓是变着法子的去盘剥;
要知道,前两年如果要推选个燕地商协会会长的话,小六子几乎可以说是当仁不让;
但屠龙勇士变成恶龙,
他披上官方的皮后,就更加得心应手地去对这些昔的同行身上敲骨吸髓;
用小六子的话来说,老子以前又不是没做过买卖,所以清楚,这世上,欲壑难填的权贵权臣会造反,底层百姓吃不饱饭会造反,就从未见过商贾造反的。
晋地商数量少一些,但明显比燕地商
殷实一点。
这也是理之中的事,晋地这几年虽然连年战争,在伐楚之战中也被摊派出
出力出粮,但到底隔了一层,燕国朝廷对晋地的治理还有些流于表面,所以,一些商贾的家底子,还是在的,其背后的权贵家底子,也还是在的。
颖都那里,就有那么多因为司徒家投降而没被清算的权贵不是?
楚国商队还没敢来,暂时只是让景仁礼和四娘粗略地谈了谈接下来的买卖,想来,开开春后,看见有战马被易到楚地,晋地的商贾是不会坐得住的。
雪原的以部族为单位的们,他们出手最阔绰,因为他们不是来公平
易的,更像是来缴纳保护费的;
在楚被收拾了之后,雪原上的部族
们都清楚,燕
,不,这位平西侯爷,短时间内,是没有其他
和其他势力可以阻碍他当晋东的老大了。
乾国商,富得流油;
再度刷新了郑侯爷对乾国富饶的新认知。
毕竟,四年前攻乾,自己只是打到了上京,还未曾去过乾国真正的江南之地。
做买卖,赚银子,这些商贾以及他们背后的权贵,可不会去在乎什么国家大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