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来见(2/7)
可能的事儿。
但楚国若是败了,
是有成例的,
当年乾国正值国运鼎盛之际,乾国太宗皇帝五十万大军北伐,被初代镇北侯一波击溃,若非当时燕还在荒漠和蛮族打得难分难解无暇分兵,说不得乾国半壁江山就得因此被反推回去。
战争嘛,往简单地方向说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儿,当你失去了野战主力军团和可机动调配的兵马之后,你疆土再辽阔城池再多,也都会沦为一只只待宰的羔羊,等着对手去慢慢收割而已。
靖南王能不能复制当年初代镇北侯的辉煌?
大可以来试试。
且楚国内部问题没有解决,这次战败,青鸾军尽灭,必然会引起楚国内部动,摄政王没称帝其实就是对内部未清除势力的一种妥协表现。
种种迹象表明,楚不会在短期内全面开战。
就算要开战,
论赌国运,
大燕这边的仨铁三角就是仨疯子,家国家里是国本社稷不可轻动,重于泰山!
但在大燕这仨眼里,梭哈国运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早已积累了丰富经验。
“那王爷您?”
“本王以后就又要自称本侯了。”
田无镜说得很平静,仿佛早就预料到这件事一般。
郑凡一下子明白了,杀了四万战俘,要堵住国内外悠悠之,必然得对田无镜做出处罚,那就将刚封的王爵撤掉,降爵。
但其实说白了,
对于田无镜而言,
是叫靖南王还是叫靖南侯,
有什么区别?
当你个实力和势力到达一种高度之后,所谓的
衔,真的只是一种额外点缀罢了。
“本王到时候会在奉新城开府,距离楚国近一些。”
奉新,就是郑凡之前率军粪杀司徒毅兄弟俩的地方,在玉盘城东边,若是田无镜坐镇奉新城,相当于是在楚门
悬挂了一把利剑,对楚
而言,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威慑。
且站在郑凡这个雪海关总兵的立场上来看,田无镜若是坐镇奉新城,他就不用再担心面对楚和野
的夹击了,各方面施展也就能从容许多。
最后的问题,其实就是镇南关了,按照盟约规定,燕放青鸾军回国,楚
将原本属于成国的镇南关
还给燕国,但现在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不过这也无所谓,反正楚不大可能掀开大战,那镇南关在不在他手上,区别也不是很大。
“王爷放心,等我将手下兵马练好,末将替王爷将镇南关给再取回来。”
田无镜闻言,微微颔首,似乎根本就没当一回事儿。
二走着走着,陈阳策马而来。
当他看见靖南王和郑凡站在一起哥俩像是在遛弯儿一样后,就确认了到底是谁下达杀俘命令的了。
“王爷,屈天南于江边自刎投河了。”
屈天南死了,
燕士卒没打算杀他,他其实一直被数十个亲卫用身体保护着,而燕
甲士则故意放开了他这一边。
但这位楚的柱国看着自己麾下的士卒一片一片地被屠杀后,
没有选择为自己争取一个苟且的机会,
而是推开了自己身边亲卫的保护,
捡起一把刀,
在周围一众燕军骑士冷眼注目之下,
一刀削去自己的首级,
尸身摔望江江面。
数十个亲卫,跟随赴死。
这位楚国柱国,用自杀的方式,保全了属于自己的尊严。
其实,他没输。
抛开今不谈,青鸾军在晋地战场上,其实一直都不算失败。
粮食不足的主要原因,还是被野坑的,随后孤军驻守境外,国内却一直没有派出援兵来,也非他之罪。
屈天南已经做到自己能做的了,
但他却被盟约骗开了城门;
庙堂上的,用一种极为天真地方式糊弄了他。
当然,屈天南自己也并非毫无过错,他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去相信了田无镜所发的誓言。
但他到底真的是完全相信了么?
其实真难说;
因为和饿死全军这个必然结果相比,身为一军主帅,他只能去赌另一个结局了。
屈天南的死,标志着这一场历时一年的晋地之,终于画上了一个句号。
燕扫清了玉盘城内楚
的最后一部势力,彻底将三晋之地掌握在手中。
郑凡没有看见屈天南的尸首,它应该已经顺着江水和那些楚士卒的尸身一起向下游飘
过去了。
倒是看见了楚国使者景阳跪在江边,
大声痛哭。
燕“背信弃义”不假,但他这个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