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口诛笔伐(1/2)

云一涡,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奈何!

三台山别业。

竹楼二层,徐言与沈明臣坐在窗边对诗、吟词,喝着小酒。

已是夜,二却无困意。

作为徐言首徒也是目前为止唯一的学生,沈明臣自然要抓住一切机会和老师对诗,希望以此进诗艺。

一直以来,他都认为自己诗才天下无双。直到遇到了徐言,才知道外有,山外有山。他拜在徐言门下,便是希望能从恩师那里多学些东西。

徐言呢也不藏私,将许多压箱底的诗词都掏了出来。

双方对诗一番,聊着聊着自然聊到了最近闹得满城风雨的《西游释厄传》续篇上。

“恩师,这个周记书坊套用他之名来出书,实在是无耻之极。《西游释厄传》学生也曾看过,写的极为彩。岂是这等狗尾续貂的文字能比拟的。真是有辱斯文。”

“嘉则说的不错,续作和前篇简直是云泥之别。”

徐言顺着话说道。

沈明臣当然知道《西游释厄传》是徐家妙峰堂最先刊印推出的,之后妙峰堂出事退出杭州书市,才被周家摘了桃子。

这便为徐言这个少东家抱起不平来。

“恩师就是为太善良了,此等商世皆可诛笔伐之!学生恨不能替恩师发声,恨不能替恩师出气!”

“喝酒,喝酒!”

徐言笑了笑,举起酒杯来。

沈明臣只得又给自己酒杯续满,跟着徐言的节奏一饮而尽。

如此三五杯下肚,沈明臣已是有些上,两颊都泛起了红。

“恩师啊...我不能再喝了。”

沈明臣打了个酒嗝,连连摇道。

“恩。嘉则啊,为师觉得你今喝得是有点多了,不过呢借着酒意是能够写出好的作品的。”

听到这里,沈明臣下意识的振奋了一些,开便要吟道:“君不见...”

他方一张徐言却是抢接道:

“君不见夺泥燕,削铁针,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沈明臣迷迷糊糊,意识已经有些涣散,中喃喃念着徐言吟的诗。

徐言趁机又灌了他几杯,沈明臣喝罢之后却是彻底撑不住了,砰地一声倒趴在了桌上。

一夜无话。

一早,宿醉的沈明臣醒来,只觉得疼欲裂。

徐言指着面盆道:“洗一把脸吧。”

沈明臣点了点,掬了一捧水泼在脸上,一个激灵便清醒了过来。

“恩师啊,我昨晚失态了吧?”

清醒过来的沈明臣面露尴尬,想着昨晚酒醉后还得劳烦恩师照顾,便是羞得无地自容。

“倒也没什么,李白斗酒诗百篇,嘉则虽然比不得李太白,但也是作了几首好诗的。”

徐言淡淡一笑。

“哦?倘真如此?”

许是醉的太彻底了,沈明臣把昨晚的事忘得一二净,只隐隐约约记得和徐言对诗。但作的具体内容却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君不见夺泥燕,削铁针,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徐言又吟了一遍,啧啧称叹道:“嘉则这首小诗作的就很应景嘛。”

“这是学生作的?”

沈明臣却是一点也不记得了。

“当然。为师都替你记下来了。昨夜嘉则痛斥了一番周记书坊见利忘义,贪得无厌的行为,之后便作了此诗。”

徐言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说道。

实际上,这首诗当然不是沈明臣所作,而是元代一首小令,作者是谁已经不可考。

也正是因为作者无名,故而虽然其一度流传于民间但一直没有正式的书面记载。

其第一次见于典籍是在李开先的《一笑散》中。李开先是嘉靖年间,中进士后一直在朝做官,直到嘉靖二十年才罢官归乡。

之后他接连写了不少戏曲,如嘉靖二十六年作的《宝剑记》。

但《一笑散》这部散曲集却是其晚年从各处搜集整理而来的,那已经是嘉靖末期的事了。

《一笑散》的搜集整理过程很复杂,可谓耗尽了李开先的心血。

也正是自《一笑散》问世后,许多尘封多年的元代散曲小令才得以为世所知。

但徐言却不用等,因为他有先天优势。

“这首诗...好生锐利。”

沈明臣咽了一吐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