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起余波(烽火烟波楼第二部)(31)(4/6)

序列,一股脑儿的涌入宁王的阵营之中。   “臣……臣等相信宁王!”

“恭迎宁王!”

“宁王才是国之脊梁啊!”

……

扑向宁王这边的朝门自然不全是临阵倒戈,宁王在朝中经营多年,不少朝臣早在私底下吧表了忠心,如今剑拔弩张之下更是不敢再首鼠两端,一应“做过选择”的臣子终于在此刻将身家性命押了上去。

“无耻之尤!”

“尔等,尔等枉读圣贤书!”

“崔阁老,怎么你也……”

“苍天无眼,我竟与你这小人交多年……”

叱骂之声再度响起,然而这一声声叱骂过后,留在天子身

边的臣子们明显是越来越少,不少胆怯之辈也在这一番生死考量之后随着人潮默默挪动,到得最后,只余下不到二十外忠烈老臣。

“诸卿这份忠贞,朕,铭记于心。”

萧炳的双目自始至终没去多瞧宁王的叛军半分,反而是侧目望向身后这批风烛残年的老臣,有官职显赫的宰辅之臣,有世受皇恩的勋贵老人,还有一批靠着科举跃入龙门的年轻新贵,萧炳目之所及,所有人俱是视死如归,有此等良臣,何愁他大明江山不稳。

“臣等誓死追随陛下!”

“臣等誓死追随陛下!”

“臣等誓死追随陛下!”

一众老臣纷纷跪倒,整齐的哭诉之音响彻整个嘉禧宫院。

“诸卿放心,朕,绝不会让诸卿丢了性命。”萧炳一言既出,深邃的目光里突然闪过一道精光,随即便是仰起头来,直朝着殿外呼喝一声:“萧琅何在?”   “末将在此!”萧琅应声出列,端正跪地。

“京虎营何在?”

“京虎营在此!”回应天子的是京虎营仅剩不到百余人的残兵,接连经受齐王、宁王两拨围困,京虎营伤亡惨重,如今活下来的也大多受了伤,即便这一声回应洪亮而齐整,可在一众老臣看来,亦不过是最后的执念而已。

“‘乌魂’何在?”然而下一秒,萧炳却是唤出了一个让众人倍感陌生的名号。

“‘乌魂’在此!”

只听得殿外突然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呼喝,宫殿两翼猛地冲出一路人马,面沉如铁,脚踏如风,每一张看似平凡的面孔里俱是透着一股从血海刀山走出的气息,便是这股杀气,竟比他身后的死囚军还要暴戾许多。宁王来不及细看,只一眨眼的功夫,这一路人马便将宁王所属的死囚军和禁军围了起来。

“乌……乌魂?”

宁王脑中一嗡,嘴角下意识的有些抽搐:“你们,你们不是在城外……”   萧琅赫然站起,厉声喝道:“陛下早猜到尔等不轨之心,早命我等在宫中待命,宁王,还不束手就擒!”

“不可能!”宁王牙关紧咬,脸上写满了不信:“齐王在外布置了他的‘地卫’,我……我在城门口也布置了人,若没有‘乌魂’,他们怎能没有一丝消息。”

“那是因为,有本王在!”

忽然自宫门之外传来一阵急促马蹄之声,宁王蓦地回头,脸色顿时变得一片寡白。

麓王萧柏身穿玄衣铁甲跃于人前,浑身上下早被鲜血染得污秽不堪,麓王带人

闯进院门,却只瞥了一眼宁王,随即便带着身后三千玄甲铁骑跪伏在地:“臣奉旨勤王,终幸不辱命,天佑陛下,天佑大明!”

到得此时,宁王一众叛党才算清楚理清局势,萧炳虽是病体难愈,可对燕京城里的大小事却是看得明白,掌管禁军彭文定有了歹念他岂会毫无察觉,然而他偏偏能隐忍至今,一声不吭的召回麓王,又将从冀州回朝的“乌魂”和京虎营秘密接入后宫安置,这份谋划与隐忍,足可谓是前所未闻了。

“麓王请起,朕问你,城外如何了?”萧炳朝前迈了一步,声色愈发威严。   麓王则是毕恭毕敬的回声道:“回陛下,齐王麾下的‘地卫’三千人已尽数伏诛,入宫途中所遇的摩尼教乱党也已尽数扫除,臣已命东平府兵前往临齐一代设伏,绝不让齐州府兵迈入燕京地界半步。”

“很好,麓王忠君体国,不愧我大明柱石。”萧炳缓缓点头,心中却是清楚麓王这番言语的深处意味,他能带着三千玄甲杀入宫中,这一路的叛党自是会打扫干净,而他要问的,当然还有麓王麾下的东平府军如何处置,麓王自然也不是愚钝之人,待评定城外叛乱后便令其城外驻扎,只带着三千玄甲入宫救驾,如此态度,既能稳住宫中局势,又能不叫天子猜忌。

“各位将士,今日我若不死,回到我宁州封地必能卷土重来,届时加官进爵不再话下,将士们,随我杀出去!”趁得天子与麓王答话之机,宁王猛一咬牙,竟是率先发起了最后的挣扎,他当然知道大势已去,无论是这支从冀州归来的神兵“乌魂”还是麓王麾下的三千玄甲,他这点兵力立时显得杯水车薪,见事不可违,他也只得拼死一搏,妄图逃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