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刀记 第二部(13-16 [第二卷])(2/19)
个被抹去一角似的细微方印,可能也未必是方的,总之不是圆弧线条。
“寻常锁里,会有两到三处贯通上下两片锁、称作‘锁栓’的活动轴。”耿照解释:“钥匙
进锁
里,对位之后向上推,把锁栓从锁的下半推回上半部,如此上下咬合松脱,闭锁即开。”
大到门锁,小到箱盒,锁孔都在锁的侧边,形状就是个狭长的方孔,以做成左右对剖的“”字或“丰”字型锁匙横推进去,抵至定位,歧出的小枝恰能对正锁栓所在的圆
,
枝
向上一提,便能打开。
这是最简单的木锁原理,按照制造的材料、固定方式的不同,还有更先进的藏诗锁,以及运用簧片箝住锁芯锁梁的簧片锁等。只是碍于金属加工的细度,锁孔一律是开在侧边,若要从正面
钥匙,锁具的长度势必会长到不合常理、不利应用的地步,这已不是能不能做到的问题,而是全无必要。
而这个宝箱的锁孔,偏偏就是设在正面。
“我本以为锁孔是假的,只为掩耳目,以涂污的铁条
一试,上
却留下印痕,代表确有锁栓,而且还是可以活动的。”耿照面色凝重,字斟句酌,仿佛最需要说服的是他自己。“传授我机关术的长辈,是天下间数一数二的大匠,我不以为他对锁的见解有误,而是此锁的设计和作工,超越了当世最顶尖的匠艺。”忽然闭
。
但,它却是在最少四百年前所诞生的古物,和这座水穹顶的石砦一样,都不是我们这个时代能造出来、鬼斧神工般的奇迹。舒意浓将少年没能说出
的,在心底复诵了一遍。
“那就是甭想打开了。”墨柳先生似不意外,甚至说不上失望,淡然道:“老城主曾说,先祖传落宝箱,就不是让后们开的,反而希望此箱沉埋于砦中,永不见天
。”
耿照点。“毕竟使者携铁令前来,代表成骧公一手建立的金貔朝君王无道,天下重又陷
动
,不知多少百姓将流离失所。应是希望宝箱未开,大抵还算平和无事罢?”
舒意浓轻摇螓首,大不以为然。“金貔王朝开国迄今,已经历碧蟾、白马两次更迭,这四五百年间天下几度动,岂无开启宝箱之必要!黎民苦等而未至,表示骧公身后已无克绍箕裘之
,七样足以经世济民的宝物就此沉睡于渔阳一隅,这才是我等后
的过失。”
耿照见她说得意兴遄飞,又恢复了神,心中宽慰,摸摸鼻子忍笑道:“姐姐说得极好,不愧是反贼之后。”舒意浓眦目狠笑:“我怎不觉得你在夸我?”
方才闹了会儿小姐脾气,郎此际才终于有心思,好生打量这只铁盒。
说也好笑,此盒原是代代城主传承之物,舒意浓之父舒焕景因病卒,殁于一夜之间,她孤儿寡母娘仨,
再加个游历方回、自幼便与家业无缘的小姑姑,四连收藏铁盒的暗格在哪儿都毫无概念,最后还是由侍奉过老城主的墨柳先生领着她母亲和小姑姑来到石砦里,告之铁箱收藏处。
此箱在今以前,舒意浓只见过两次:一次是年幼时,父亲带她和哥哥来石砦看水
天顶,曾取出铁盒给兄妹俩开眼界,但舒焕景死时她才五岁,看天顶那会儿约莫是三四岁的年纪,印象其实非常淡薄。
再来就是母亲百后,
郎接掌城务,墨柳先生领她来此,在天霄城开基初祖遐天公坐化的居室中开启暗格,取出铁盒,舒意浓捧盒对遐天公遗像三跪九叩,再亲手把铁盒放回暗格,象征接下玄圃舒氏的兴亡重担。
在那之后舒意浓几乎没再来过这里,一方面是忙,忙到连停下来喘气的余裕也无,再者她不喜欢独自走在石造廊道里的感觉,会不自觉想起由密道下山,赴骷髅岩觐见血使大
的忐忑凄惶——
事实证明耿照目光如炬,一眼就看出此砦非由石砖砌成,而是与玄圃舒氏代代相传的密道一样,甚至可能出自同一批工匠之手,是硬生生从山腹间挖出来,难怪有着同样令窒息的巨大压迫感。
这是她一次得以心无旁鹜,仔细端详这个既象征宗族传承、实际上又没什么用处的奇妙箱子。
一尺长短、五寸宽高的体积说大不大,说小巧也不至于,此箱却予莫名的
巧之感,似乎“盒子”会比箱子更符合它给
的第一眼印象。通体黑黝,带着平滑的金属暗芒,舒意浓曾听两
提到“玄铁”,想起给遐天公磕
时掌臂间的那
子酸,此箱若由玄铁锻成,有如许分量也是合理的。
再多看两眼,终于明白巧的感觉从何而来。
箱盖与箱体间的密合度,只能以“丝严合缝”四字形容,哪怕在木盒上她都没见过如此紧密、接缝仅有一道丝线似的奇巧匠艺,遑论铁器。除此之外,箱盖上也找不到安置铰链的地方,却有两个间隔三寸的细小长方刻痕,亦是恶心至极的工整对称,浑不似出自手。
这箱子要嘛没有翻盖的设置,要嘛就是用某种方法藏起了铰链合叶,起码外观上不见叶板凸起,只留下那两个对称的细小方框。
而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