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春秋绘(3-4)(8/13)
缓抬手,似要摘下面具。就在这时,一阵刺骨的寒意袭来——
慕廉猛地睁开眼,浑身冷汗淋漓。
窗外的月色依旧清冷,他发现自己仍靠在娘亲的膝。抬眼望去,娘亲已经在摇椅上睡着了,月光洒在她消瘦的脸上,勾勒出几分令
心疼的憔悴。 他轻轻直起身子,盯着娘亲的睡颜出神:那额若银盘光洁,一对剑眉娘秋如远山含黛斜飞
鬓,桃花剑帘轻掩,琼瑶般的鼻儿秀气,朱唇不点自红胜似三月桃花初绽,两鬓青丝更似堆云叠雾轻拂鬓角,全是说不尽的风韵。
这一晃便是八载光,他
一遭如此近距离端详娘亲的脸。
岁月催老,却未曾在娘亲身上留痕,犹见昔
剑阁第一美
风姿,却惟眉间愁色,似化不开之愁云。
屋内很安静,只能听见娘亲绵长均匀的呼吸。慕廉站起身,轻手轻脚地去柜子前,从最里层取出一条羊毛披肩。这是许婶去年亲手织的,用的是许大叔猎来的羊绒,整整花了一个月工夫才织成。
“娘亲,天凉了,您要保重身子。”他轻声说着,小心翼翼地将披肩披在娘亲身上,生怕惊醒了她。
披肩刚盖好,娘亲忽然轻轻动了动,眉微蹙,似是在做什么梦。慕廉连忙屏住呼吸,手上的动作也顿住
了,却听见娘亲中呢喃着:“廉儿、莫哭……” 这一声呓语虽然微弱,却如同惊雷般在慕廉耳边炸响。他怔在原地,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泪水不知不觉又涌了出来,他赶紧用袖子擦去,生怕泪水滴在娘亲身上。
远处传来几声零落的更声,已是三更天了。
少年在这月下握紧了拳。
前路依旧漫长……
夜色如水,慕廉徐步行至庭院中央。月华似银般泻地,将他五尺六五的清癯身影拉得修长,彼时秋风拂过,吹动他墨色长发,衣襟猎猎作响。
他先是环顾四周,确保无,这才褪去外袍,露出里
紧贴着少年清瘦却结实身躯的墨色中衣,到那井台边盘膝坐定。
“呼…”
慕廉闭目敛神,长长吐出一浊气,这当儿,他开始调息,鼻息绵长。 院中寂寂,冷清清地只闻得几声野猫野犬叫唤,井水幽
处偶有水纹儿泛起,映着天上疏星点点。
少年渐渐了定境,他感觉自己的心神徐徐沉
体内,直抵气海丹田。 眼前景象徐徐展开:
气海浩瀚,无边无际。
这方天地广袤难穷,上有浮云戏青天,下有碧波含皓月,慕廉立于静水之上,清风徐来,云卷云舒。初气海之境,少年纳万里晴空于胸臆,豪气顿生。 正方四顾间,好奇的少年见不远处,有一点殷红浮现。
天命开始运转,春秋画册开始书写……
那一点丹色初若针芒,渐次开张,竟似一朵花苞初绽,瓣瓣舒展,妖冶而绝艳。
这是一朵花?
慕廉心中一动。
这花生得奇特,一上一下,双生一体,上接通红花朵,下连猩红花蕾,翠绿花茎如璃,似有血流转,在灿若朝霞下,艳逾夕照。
花开气海浩渺间,慕廉心神沉浸其中,只觉得这花很美。那花瓣摇曳间,花心处隐隐有金光流转,说不尽的玄奥神秘。
慕廉想要仔细观察,却又飘渺难寻。
正当他欲探个究竟时。
后院忽传来沙沙声响,像是有踏着枯枝败叶走动。慕廉心
一紧,登时睁开眼睛。
月色依旧如银,井水仍是幽。
慕廉心下一沉,轻轻起身,往声音传来处望去。
但见月下影中,一个黑影倏忽闪过,比树影还轻,较夜风更疾,转眼便不见了踪影。他凝神观察片刻,见再无动静,才稍稍放松,心下暗道:想必是山间野物,寻食而
来。
这边陲小村,荒僻得紧,哪来什么修道之?况且他也不曾察出半点真气波动。
当下也不以为意,只当是山野间物作祟罢了。
记:慕廉习练真气归元。
是夜,月朗星稀,少年运转真气,循周天而行,欲使真气归于气海,然天地之道,玄之又玄,无功法为引,犹如盲摸象,举步维艰,每行一周天,真气便欲散逸,然慕廉屡败弗馁,渐见真气渐如旋涡收
,渐成气旋。
若有修行之在此,必惊叹此子天资之高。
寻常修士有功法相助,尚且举步维艰,无功法引导,修行之难百倍于常,而此子能独辟蹊径,凭一己之力摸索出真气归元之法,当真世所罕见。
……天色逐渐明亮,转眼间东方已现鱼肚白。
晨光微露,清露未。
慕廉缓缓睁开眼,只觉周身气血充盈,与往大不相同。
“试试看。”
他站起身,舒展筋骨,意欲探究这番变化。
当下提气凝神,右臂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