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伦炎汉(57-65)(4/16)

他整编了军队,原先这里分为四个军,营州军,兴洲军,津门军,逐州军。

逐州军已经被带去平叛后全军覆没了,营州军在前面的战争中全灭,留在北平固守的便是和营州军一起死伤惨重的津门军,和他们一起去的还有兴洲军。

这些部队,他一个不落的全部打散,随后开始一个一个的挑选精锐,编组进自己的执金吾里面。

他把军组分成三个,第一个是以原执金吾中坚力量组成的1500人步兵,以鹰爪珩刀,武士

甲,配合金乌刀法和鹰爪阵等战术为主的1500冲阵步兵。

第二个是500人的重甲精锐,以鹰爪长戟和冥府重甲为主的重甲部队,这些人他打算组建成一人5马,下马步兵上马骑兵的精锐部队,不仅能射4石硬弓,还精通鹰爪珩刀和鹰爪长戟在内的多种武器,第三个是装备弑日弓,以弓箭和骑射为主的1000人双职业远程部队,一样是下马弓兵上马轻骑,侦查,巡哨,传信等任务之外,还是重甲精锐的侍从,一样要跟着他们。

经过编组后,他组建了一支500人重甲精锐为主,加上1000由本地残余骑兵组成的冲击骑兵队。

射部队由1000弑日弓部队组建二来,一半是弓骑混合本地1500人轻骑兵,另一半混合3500名弓箭手。

而步兵队从原先的1500人冲阵步兵,加上挑选来的1500名本地精锐,外加4500名二线枪兵部队组成。

总数一万五千人,剩余未入选的直接编组成数百人一组的民兵部队,负责守城和维护治安等辅助任务。

由于有了前面的招募和选拔的经验,因此这种事情执金吾原人员做起来是得心应手,根本不用他烦恼,只需要把选好的人分配去武器盔甲,规划好课程后,下面人就会自己训练,非常省事。

军械武器?他在穿越前就准备好铁匠支线了,现在都跟着他差不多一年了,这会来到北平已经开始按照他拨的款子去招兵买马了。

你说相关兵役制度?他的就一条,合格的就招进来服役20年,退役后分配土地和大笔赏钱,在役时需每日操练,且所有军官必须从基层晋升避免空降,当场把府兵制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至于本地的文官系统,他也不用烦太多,直接原班人马升职加薪成行台尚书底下的职官即可,名字都不用换太多,连阻碍都很小。

许多文官都在前面的战争中死的死,失踪的失踪,此时正是缺少人手的时候,加上他七天就用八千人打赢了他们原北平军6万人都打不赢的6万柔然军,自然是没什么人敢这个时候跳出来惹事。

毕竟他头衔里的另一个,辽东行台尚书令加上他如今的功绩,确实能有这个效果。

行台在这个朝代,是朝廷在外省设置的临时分支机构。“台”指的便是中央的六部尚书省,“行台”便是出征时驻行在当地设立的临时性机构,又称“行尚书台”或“行台省”,以至于刘衡的行政权级,比辽东总督还高一级。

加上他又不是没有战功,八千

胜六万的战绩,有本事你街上随便找个文人出来打赢看看嘛。

于是乎,整个过程非常的顺利,他甚至没费多少口舌就完成了整个军队系统和文官系统的重建,完全不需要杀人立威,靠着带来的钱粮就解决了大部分的事情

嘉奖的圣旨在后面几天就快马加鞭的送来了,内容除了感谢之外还给了他这支部队一个名号,静塞军,算是正式承认了他的军队改编,以及那个军旗。

刘衡的军衔也从北军上将兼辽东守备都督,全部直接成为了静塞上将军,全权负责辽东省的所有军务和边防,同时还加授了正三品文武散官‘散骑常侍’和‘冠军将军’以叙战功,北平刘氏的食邑还另外加封了500户。

第五十九章:重建时光

百姓们已经在王猛为首的一帮文官安顿下开始重新生活,他已经给这边请到了免除租税三年的优惠政策,让辽东的百姓可以休养生息。

由于柔然人破坏的很严重,许多许多的村子都被毁灭得一干二净,所以干脆王猛就弄了个集村并寨,把村子里的人口集合去县城里去,然后再一体分配田地。

而且他的政策布告写的很清楚,凡逃难之民,流移到其他地方后回到故地生活的都可以分到田宅生活,并免征课税,徭役,田赋三年;如有不愿还者,则许他著其他州属土籍为民,一样帮他在在当地土籍申请分给田宅生活;

若是荒田废宅被豪族侵占的,则交由新置办的官田所进行购买,购买的对象是品官之家超过“限田”以外之土地,数额为三分之一,对象包括庶民大地主也包括在内,一品五十顷,二至九品依次递减五顷,非官户以五顷为限,买回来之后再行分配,而且大部分都会分给受灾严重的本地下层农民。

本来是会被本地豪族势力去弹劾的,但这事被武曌知道之后,也不知道她用了什么手段,让李家第三天就主动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