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且谣(重置版)(6-9)(7/16)

舞着,像半个月前一样四处飘摇,但那雪白的梨花早已谢掉,就连地上的花瓣都已融到泥土里,化作了尘埃。

林谣看着院子里老去的柳树发呆,柳树下有一个小小的土堆,正是映娘的坟墓。

他想起了她临终前最后一句嘱托:临淮渡的水很深,不是他能够掺和的,早日离开这里。他到现在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不明白映娘那抹担忧的神色,但是临淮渡确实没有他的念想了,也是时候离开了。

远处传来了一阵断断续续的二胡声,是城北说书的老李头。二胡伴随着幽幽唱曲声,嘶哑而凄凉:"

情推物理,人生贵适意,想人间造物搬兴废。吉藏凶,凶藏吉!

他痴痴的看着映娘的坟墓,听到 "吉藏凶,凶藏吉" 这六个字,胸闷的像是有块大石头压得一样,无处发泄,恨不得趴下来锤地痛哭一场。

可他没有哭。林谣找了个小刀和木板,插在坟墓上,往上边刻了上去。他刻的很慢很慢,但手很稳。

结发爱妻之墓:

少时居于桃源, 春风秋月, 花瘦露浓。

而立别于易水, 慷慨羽声, 终已不顾。

秾华葬于广陵, 清明雨上 , 涌泪千行。

林谣谨立。

他甚至都不敢刻映娘的名字:毕竟她还是通缉犯,若是被人发现是她的坟墓,怕是要掘地三尺。一想到这里,林谣鼻子又是一酸。

他莫名脑海中又浮现出了那个场景:

映娘已经很虚弱,很虚弱了,可她还是缓缓抬起手,温柔的抚摸着林谣的脸庞,展颜强笑道:“真好啊……可惜…可惜不能看到我……我的谣儿长大了…还想给你…生个孩子呢。“

她是微笑着走的。

他去早市花了一笔小钱,买了一匹老马。那是一匹黑色的马,肚子上全是肋骨,仿佛敲一下就能听见铜骨的铛铛声,走一会便会停下来喘着粗气。

城门大开,东方渐白,老马驮着泫然欲泣的少年朝着北方走,虽然走的很慢很慢,但终究是能到天涯的。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

少年游 · 爱别离

行舟游子,昏鸦瘦马,春雨浸枯藤。

细剑难寻,紫衣未冷,花落血犹凝。

低声叹:谁怜香玉?谁认旧衣凭?

风过消言,灯残干泪,回首盼天明。

卷一:爱别离

卷二: 生

人口说,智者心行。

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 唐,五祖弘忍《六祖坛经》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下一届风云榜的颁布日期也悄然到来。以云姬为首的几位强者,组成联盟,试图阻止江湖因名利争斗而导致的惨状。

人欣喜,有人等待;有人静默,有人猜疑。

与此同时,闯荡了两年江湖的林谣偶得 《妙法莲华》 步,却意外救下一个娇憨可爱的小女孩:花凝凝。林谣护送粉衣白袜的小萝莉回到了府邸中。他没有想到的是,风平浪静之下,自己却早已陷入了一场早已谋划好,淫靡的阴谋。

七章: 妙法莲华生玄章

谷雨初候,萍始生。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两年时光悄然逝去。嗷嗷待哺的幼童兴起了对世间万物的懵懂好奇之心。而那子孙满堂的老人,也渐感对生活的倦怠与落寞,知命之年的他们也开始着手后事,暂且不提。

却说那岳阳峰下的古道上,一少年骑着匹老马,身穿青白的衣袍,正沿着小路缓缓而行。少年面容俊朗,依稀有着几年前清秀的模样。本该喜乐无忧的年纪,眉目间却颇有风尘憔悴之色,没有一丝笑容,想必是旅途劳顿,亦或是心中惆怅暗生。

胯下的瘦马慢悠悠的走,少年也毫不在意,手中捧着一本《长生诠经》,低声喃喃道:“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常能遗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这少年正是林谣,离开了临淮渡后,两年间他四处游历,跋山涉水,好在映娘遗留的银子够多,他本身又不是胡乱花钱之人,所以倒不需要烦虑生计。自从映娘死后,自己又经历翠姑,卓婉儿之事,他渐感迷惘。

遇见映娘前,林谣整日为了攒几两银子奔波往复,可如今映娘的银票已足够他衣食无忧一辈子。成亲后,他原以为可以喜乐无忧,可世事无常,命运多舛。而翠姑,卓婉儿又让他对身旁之人情爱之事心灰意冷。是以未曾与人深交,更遑论与女子产生情愫。

半年前,他恰好经过一处寺庙,林谣听着寺里的僧人念着心经,平和而又庄严的诵读声,抚慰了他茫然若失的心,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