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节(5/6)

门庆察觉,让太医诊治,最终还是会被他知道,那时候西门庆的怒气可想而知。

奇怪的是接连几天西门庆早出晚归,而且每次都是应伯爵与他同行。大家猜到应伯爵作为一名优秀的皮条客,一定是又给西门庆介绍了一个漂亮姐儿。

可是大家猜错了,这次应伯爵介绍的是一单发财的生意。

原来清河县有一个何官的湖州商人,他经营着一个大的绒线专卖店。突然有一天,也不知道他是死了父亲还是死了母亲,又或者父母双亡。总之有急事必须回老家,他这一走,店里的绒线必须紧急处置了,但是绒线量大,一般人吃不了这多货,何官急的抓耳挠腮。偏巧他的朋友是应伯爵,应伯爵看出有钱可赚,及时找到了西门庆。

上好的绒丝线,价值五百两(30万元)西门庆看了货,告诉应伯爵通知何官,最多四百五十两(27万元)不卖拉倒。

应伯爵不由赞叹真是会做生意啊,当天找到何官:“西门大官人说了,最多四百二十两(25.2万元)这还是我磨破嘴皮子说的。”

何官心中

暗暗叫苦,没办法,谁叫我遇到槛上了呢。

双方成交

西门庆大喜,眨眼功夫赚了五十两(3万元)他担心夜长梦多对方反悔,当即吩咐来保兑好银两,陪同应伯爵雇几个大车去取货。

来保是回扣专业户,怎么会不明白应伯爵的勾当。这正是应伯爵害怕的,西门庆让他来交钱也有监视的意思。钱货两清之后,应伯爵与何官在屋里嘀咕了一阵子,走了出来。

来保正在门外等着。

应伯爵决定坦白交代,掏出银两对来保道,“这是何官给我的佣钱,你看一共九两(5400元)银子,你也辛苦,我们俩平分了吧。”

来保心里很感动,“真是够义气呀。”

这小子的嘴被封住了。

三十万的绒线足足装了几车,突然多了这么多货,西门庆打算怎么买呢。他不是头脑发热,买了这些绒线解决了西门庆的一块心病。

狮子街的空房子一直浪人手去看护,这在精明能干的商人西门庆眼里是不能容忍的,他要充分利用资源。

我们曾说过,狮子街是条繁华的商业街,李瓶儿原来就住在那里。西门庆找人打通了靠街的两个房间,做门面店,又选派精明强干的伙计,白天卖货,晚上看房子。来保运送的绒线一到,一个崭新的绒线专卖店开起来了。

现在的来保是郓王府的校尉(普通公务人员,薪水很低)但是他仍然在西门庆家兼职小厮。他的工作油水太多了,才不会舍得扔掉。西门庆开绒线店急需能干的伙计,自然就把他派到了狮子街。可是仅仅一个来保不够的,还需要一个绒线行的熟手。正着急时,应伯爵又推荐了一人,这位爷可是本书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与老婆王六乃是天生的一对绝世贱人,两人心胸之豁达可称得上是惊天地,泣鬼神!他们开辟了一种新的人生哲学,要多不要脸有多不要脸,能多龌龊就多龌龊。现实的残酷在世人眼里陡生悲凉,在他们眼里绝对是浮云,所以这对淫贱夫妻逍遥着,快活着,吹着牛皮喝着小酒过完幸福的一生。

金瓶梅中皆是悲剧人物,唯独这二位会大声欢呼:爽死了!让我们亲密接触:韩道国、王六。

韩道国是破落户韩光头儿子,自幼贫下中农出身,长大后赶巧他的大伯死了,顶替了大伯的差事,与来保一样是郓王府的校尉。校尉薪水也不高,没有实权一点油水捞不着。所以韩道国住得地方也不怎么样,是县东街的一条小巷。这条小巷的名字很独特:牛皮巷。

也许是占了牛皮

巷的灵气,韩道国同志无师自通,将吹牛的本事发挥到了极致。据传说这小子一张嘴,许人钱,如捉影捕风;骗人财,如探囊取物。凭借这张嘴,韩道国成功的忽悠了杀猪匠王屠的女儿王六。真正结婚后韩道国才明白,感情这老婆的功力在自己之上,二人色狼配野鸡,惺惺相惜。

这么说有点不太厚道,因为王六这个女同志长的确实挺有型的,苗条身材,瓜子脸,煞是好看。

话说这天应伯爵对韩道国讲述西门庆招伙计的消息,韩道国信口胡吹:“哎呀,应大哥你怎么早不跟我说呀,我就是以前就是做绒线的,我的梦想就是开一家大型的专卖店,这行我专家呀!”

(原文:原是绒线行,如今没本钱)于是,韩道国成了狮子街上的一名伙计,晚上也搬到狮子街店铺住。要说这韩道国嘴皮子真是了不得,自从绒线店开张每天纯收入两三万。(原文:一日进账数十两)韩道国开始得意忘形,可是他万万没有料到后院失火啦。

原来韩道国有一兄弟叫韩二,这家伙真正的不着调,每天就赌钱、酗酒,不怎么回家。当然,他也有回家的时候,比如想调戏嫂子王六的时候。王六很生气,敢调戏我,我今天还没洗澡呢,讨厌!

自从韩道国搬到狮子街后,韩二与嫂子王六抓住难得的机会一点光阴也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