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各取所需(4/5)
旁,言行完全不一致。
在甘昆忠脸色再度由红变白之际,我叹息着道:“陛下曾经教导过我,我们这些做官的,一定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今原蛮族未平,本公实在是对这些享受的东西不感兴趣啊!”
甘昆忠闻言立刻恍然大悟,敢不是自己送的东西不够好,是
家殿下在意的不是这个。既然想通了,事
就好办了。
郡守大立刻摸出一叠银票:“殿下,卑职从朝廷文书得知,最近朝廷户部困难,所以导致对西凉城的支援不够,卑职家里略有积蓄,再加上砸锅卖铁,总算还有点钱,如今奉上给您,作为西凉城的
常用度,还请殿下不要推辞。”
“你这是什么意思?我……”
我刚想说他几句,一看第一张居然就是
十万金币的金票,马上就转了:“甘大
忠心可嘉,兰亭就笑纳了你的好意,等到西凉城财务好转,我会补偿给你的。”
“殿下,您这么说就太侮辱卑职一片赤诚报国之心了!”
甘昆忠坚毅的道:“我不是为了那些俗气的东西!”
“好、好!”
我当然不会把他的话当成是真的,转而道:“甘大,兰亭这几天就要回京面见陛下和姑母,不知道西朔郡最近有什么有趣的事
,可以让我带回去说说的啊?”
甘昆忠笑得像是弥勒佛一样:“卑职只知道尽忠职守,西朔郡境内除了民众安生、路不舍遗、税赋完整、官员上下一心为国尽忠之外,还真没有什么长处。”
妈的,这些当官的文吹起牛来,比谁都厉害。
我脸上带着微笑:“那么甘大对于未来有什么理想目标没有?”
来了!甘昆忠神一振,他这么费尽心思讨好兰亭公,不就是为的这个吗?
“咳咳,其实卑职也没有什么大的愿望,只不过卑职本是出生于京城,来西北做官已经二十余年,实在是思念家乡的亲,所以殿下如果能让卑职调回京中,使得卑职在继续为国尽忠之外,还能孝敬年迈的父母,那就是殿下的对我甘昆忠的恩德了。”
他说得非常的隐晦,可话语之意很简单——殿下,我想要调回京城当京官啊!
我大是奇怪,我爹爹和大伯官位不大,在地方上当土霸王是多么的快活啊;爹韩丞相位极
臣,却在朝廷上与政敌斗得你死我活,一点都不敢轻松大意,活得多累啊!
你甘昆忠己经是一郡之首,所谓天高皇帝远,指的就是你这种,
嘛还要去京城这个火炉凑热闹呢?我也不见外,当即就问向了甘昆忠。
甘昆忠哈哈一笑:“殿下,您这就不明白了,为官之,从来不会满足于做封疆大吏的,我们还是希望立是于庙堂,在那风云变幻的舞台施展自己的抱负,和天下的英杰们在朝廷上各领风骚,这才是
生的一大快事啊!”
我竖起了大拇指:“甘大,你真是有理想的
!”
“理想不理想的难说,就是觉得生百年,我差不多已经过了要一半,怎么也得不负此生吧。”
甘昆忠这时才露出了他一方诸侯的豪气:“就算最后不能成功,我告老还乡,子孙后代也早已是享用不尽了。”
“好,既然甘大有此意,兰亭回京帮你问上一问。”
我答应了下来。
这倒不是他的收买起了作用,而是我忽然想到,如果甘昆忠一走,那么距离西凉城最近的西朔郡,我是不是可以就此握在手里呢?一个雄壮坚固的西凉城,加上身后一个偌大的西朔郡,未来西北边疆的保障岂不是更大了?
甘昆忠见状大喜,他知道,只要这位当红的兰亭公回去说说,自己调回京城是指可待,凭着他三品大员的资历,进
京城,怎么也得是六部数十个侍郎之中的一个,至于能不能分到好的兵部、吏部、刑部之类,自然就需要无比强大的武器开路了。
转身之间,甘昆忠又拿出了一叠金票:“殿下,回京办事的规矩我也知道,就算您是皇后的侄儿,帮忙办这些事也需要上上下下的打理,这些钱您先用着,要是不够的,给我捎个信,马上就给您送来。”
名正言顺的贪污,对我来说多多益善,伸手就接了过来。
第一张的金票依旧是十万枚金币的面额,老甘真是大手笔呐!
进京跑官,用多少、花多少,这些都没有定数,全看作之
的想法,但我用多了用少了,甘昆忠都不会过问,不然以后还有谁为他办事?既要
家帮忙,又不许
家得点好处,这好事你倒是去找找看?
这倒不是他的收买起了作用,而是我忽然想到,如果甘昆忠一走,那么距离西凉城最近的西朔郡,我是不是可以就此握在手里呢?一个雄壮坚固的西凉城,加上身后一个偌大的西朔郡,未来西北边疆的保障岂不是更大了?
甘昆忠见状大喜,他知道,只要这位当红的兰亭公回去说说,自己调回京城是指可待,凭着他三品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