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5/6)

找了几个有名的剃头匠。

不到一个时辰,那些匠人便被带进半闲堂。这些匠人虽然是行内成名的老师傅,终究做的下九流的营生,到了太师府,一个个都战战兢兢。

秦桧也没挑地方,直接在多宝阁前的院子里摆了张交椅,安安稳稳地坐在上面。那些理发的、修面的、剔甲的、净耳的匠人一看这位老爷的派头,丝毫不敢怠慢,这边理发的匠人小心翼翼地帮他洗着头,另一边剔甲的匠人道:“请老爷高抬贵手。”

净耳的匠人戴了一只镏银的凹镜照亮,一边取了棉签、银夹,轻手轻脚给这位大老爷掏着耳朵。

程宗扬心头佩服,死奸臣往那儿一坐便是派头十足,官架子摆得比贾师宪都地道,谁要敢说眼前这位不是相爷,那些匠人非啐他一脸不可。

贾师宪一言不发,坐在帘后打量着秦桧的举动。廖群玉一手捋着胡须,似乎在思索他到底有什么计策。

秦桧半闭着眼,悠哉悠哉地享受着匠人们娴熟细致的技艺,似乎这计策非要等他修饰一新才能施展。

好不容易理完发净完面,净耳的匠人拿出一根铜丝,放进老爷耳内,轻轻一弹,那嗡嗡声舒坦得仿佛让人头都酥了。

拿出平生

的功夫做完手艺,几名匠人赔着笑道:“老爷,你看还合适吗?”

一名美婢拿着银镜左右照过,秦桧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不错。来人啊,看赏。”

接下来的一幕,让几名匠人都瞪大眼睛。

两名彪形大汉合力提着一只箩筐过来,里面装的全是钱铢!

成千上万的铜铢盛满箩筐,里面还夹杂着白亮亮的银铢,甚至还有几枚黄澄澄的金铢,明晃晃照得人眼睛直花。

几名匠人像被人踢了一脚般齐齐跪下,叫道:“回老爷!这赏赐太厚了!小的们万万不敢!”

“无妨无妨。”秦桧若无其事地挥了挥手,“你们尽管拿去使用。朝廷准备修改钞法,现有的金银铜铢一律停止使用,全部兑换为纸钞。这些钱铢若不用出去,过几日便无用处了。”

几名匠人张大嘴巴,做梦一样看着那些钱铢被人当成垃圾一样随意往车上一丢,然后打发他们离开。

仅仅半个时辰之后,这个爆性的消息便从瓦子中疯狂地散播开来。随着众口相传,秦桧说的“准备修改钞法”变成朝廷“已经更改钞法”;“兑换纸钞”

也改成以二兑一,甚至以三兑一;金银铜铢停止使用甚至变成私藏者论罪的邪门传言。

几乎是眨眼之间,程氏钱庄的大门就被蜂拥而至的市民挤破。无数市民争抢着把手中的银铢、铜铢兑换成纸币。

三天之后,不仅一百万金铢的小额纸币全部兑换一空,连钱庄以前回收的大额纸币也兑换了一大批出去。

奸臣兄,你这回可把老贾给吓住了。”

一边翻看着李师师清点的账目,程宗扬一边笑道:“贾师宪原本千方百计想把你撬走,好让你给他效力。结果你在他府上理了次发,他就不再提这茬了,知道为什么吗?”

秦桧叹道:“贾太师了无容人之量,秦某偶露锋芒,贾太师心生忌惮也在情理之中。”

“没错。贾师宪要把你举荐上去,恐怕要不了几年,朝中就没有他的立足之地了。饱读诗书,眼光精明,为人干练,又不迂腐,连邪招都敢出,这样的人物他怎么能不怕呢?”

秦桧道:“若非公子,也无会之用武之地。”

程宗扬大笑道:“六朝这么大还怕没有你的用武之地?王茂弘那只老狐狸咱们别去招惹,宋国已经是我囊中之物,奸臣兄,有机会去洛阳和长安,咱们不妨会会汉唐两国的名臣!”

秦桧笑道:“公子既有此志,秦某愿附骥尾。”

后记

正如晋国篇采用了一些《世说新语》的典故,也采用了一些宋代的典故。

主角游玩时看到的鱼戴傀儡面具、老驴跳的拓枝舞、乌鸦下棋,以及喝的饮料,吃的点心,出自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是当时临安市面的真实场景。金明池争标则是北宋的场景,出自《东京梦华录》。临安更有名的水上娱乐是钱塘江弄潮,但是时间在八月,这里只好借用了三月十八的金明池争标。

宋代饮食的丰盛,在当时许多笔记中都有反映。这一集中主角饮宴的内容,除了《梦梁录》以外,还选用了《西湖老人繁胜录》、《武林旧事》中的记载。

第三集中,主角去见贾师宪时,看到的建筑分别出自《齐东野语》、《山房随笔》和《西湖游览志余》的记录。贾师宪的豪奢相当有名,以至于有人说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其实就是贾似道的贾府。

贾师宪救火出自《遂昌杂录》,作者郑元佑是元代的临安人,文中对贾师宪灭火的描写,大都沿用了原文。但“甜水巷苦水巷”一节,原本是包拯的故事,出自宋代笔记《独醒杂志》,因为同是救火,放到此处。而且我觉得这个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