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釜底抽薪(2/12)

系。而这么多年来,黎兆平最多也只不过通过龙晓鹏过问一下某件案子,或者替某个人说一句话而已。

在整个江南省官场,黎兆平有大量

这类施过恩却没有任何索取的关系。当然,黎兆平也不蠢,他一旦需要索取的时候,肯定就是一笔大生意,而人家将这笔生意给他,只不过顺水人情,并不违反原则,甚至就这桩生意来看,不存在丝毫经济来往。

除了这一类事情,就算陆敏想和龙晓鹏配合,也没有可以定性的证据。

另一方面,龙晓鹏确实今陆敏进退不得。中国的生意人,有几个没有问题?如果真的对她立案侦查,她敢拍着胸脯说自己清白吗?她不能。而龙晓鹏这样的人,说翻脸肯定是要翻脸的,就算她真有什么证据,帮助他们坐实了黎兆平的罪名,龙晓鹏会放过她?她不敢相信。

龙晓鹏没有出面找她的时候,她还真想过,是否可以利用这种办法自保。现在,龙晓鹏真的出面找她,反倒提醒了她,自己和黎兆平,其实早已经套在了同一根绳子上,既跑不了他,也跑不了她,谁都别想独善其身。

卢新华他们决定控制周小萸的时候,发现周小萸请假了,已经好几天没来单位上班。他们不知道,有人抢在他们前面将周小萸控制了起来,而控制周小萸的幕后策划,是黎兆林。

黎兆平被双规之初,黎兆林觉得天塌地陷,完全没有方略。几天之后,舒彦开始过问这件事,他似乎看到了某种曙光,可那也仅仅只是某种侥幸的想法,他并不完全相信舒彦有足够的能量将哥哥弄出来。随后,他知道这件事与一个叫周小萸的女人有关,并且仅仅涉及五十万元,他便认定,这是一起栽赃案,只要撬开周小萸的嘴,一切便能大白于天下。从那时开始,他进行了一番策划,并且开始实施这一策划。舒彦拿到省检的文件之后,他甚至觉得,用不了几天,哥哥便能出来。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想发展,整个案件,明明是周小萸在栽赃陷害,舒彦却不同意将事情摆到桌面上来。龙晓鹏显然参与了阴谋,还违反原则,在没有定性情况下,将黎兆平双规,大搞刑讯逼供。以黎兆林的性格,他要将相关的证据,直接送到中纪委甚至送到全国人大去。可舒彦不同意那样干

他不明白舒彦到底怕什么。人都已经关进去了,如果不快点想办法弄出来,变数随时都会发生,此事还有什么好顾忌的?

对于黎兆林的疑问,舒彦仅仅只是一句:这件事涉及到官场很多东西,而官场太复杂,一时也对你说不清。你相信我,我会处理好的。

舒彦这话,其实已经说得非常明确,并不是对别人说不清,而是对黎兆林说不清。和他的哥哥黎兆平相比,黎兆平无论哪

个方面,都差太远了。而这件案子,叉实在太敏感。比如说,黎兆林认为,那些录像资料已经证明,周小萸根本没有汇五十万,汇款的另有其人。这难道还不能说明是阴谋?舒彦怎么对他解释?第一,仅凭那段录像,可以怀疑周小萸并不是汇款人,却不能证明是栽赃。第二,就算能够证明周小萸是栽赃,也无法终止这一案件。因为毕竟有五十万贿款,龙晓鹏等人,也是在查这五十万贿款,如果不能证明这笔钱就是龙晓鹏栽赃,就不能说他们办案是非法。理论上,他们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在证明黎兆平的清白。目标是一致的。

黎兆林相信舒彦有巨大的活动能量,同时也怀疑,她的能量是否足以将这件事摆平。所以,他的计划,从一开始,就没有:隹备停止。相信别人总是虚的,相信自己才最真实。

黎兆林的计划其实很简单,既然是周小萸栽赃,只要拿到周小萸栽赃的口供,事情就迎刃而解。拿到口供的办法也只有一个。周小萸这个女人,一辈子渴望成功却并不怎么成功,毕竟是养尊处优的,何曾吃过苦头?撬开她的口,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只要给她吃些苦头,她就怕了。黎兆林也知道,武力胁迫周小萸的风险很大,但俗话说,不入穴,焉得虎子?这件事之所以不尴不尬地卡在这里,就在于没人敢于牺牲。中国的事,最怕就是将事情嗣大了,一旦闹大,所有事情,就摆到了前台,谁想捂盖子都不可能,幕后想伸的手,也只好缩回去。周小萸栽脏的事实一旦确定,那些在背后支持周小萸的手一旦缩回,周小萸就失去了依凭,就一定得想办法自保。

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假若黎兆平被定罪,他相信,自己也一定逃不了,很可能得陪着哥哥坐牢。既然牢狱之灾很难避免,不如铤而走险,说不定还有一条生路。地址发、布邮箱 Līx_SBǎ@GMAIL.cOM就算最终定他一个绑架罪或者别的什么罪,那也比他和哥哥两人呆在监狱里强。他甚至相信,只要哥哥在外面,他就一定有办法好好照顾在监狱中的弟弟。最新{发布地址}www.ltxsdz.xyz}Ltxsdz.€ǒm.com这可说是最好的结果了。

黎兆林常常拿自己和哥哥开玩笑,说他和黎兆平惟一共同点,就是从同一个黑洞里爬出来的。虽说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