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暗潮涌动(2/4)

承明横挑鼻子竖挑眼,说,这种人还能当记者,连五个都不懂。当场把他花了很多心血写出的新闻稿撕了。黎兆平不肯认输,将草稿重抄一遍,找到分管副台长。副台长大笔一挥,竟然通过了。如此一来,张承明一

再打压黎兆平,而黎兆平也一再越级上告。两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张。那位副台长在位的时候,黎兆平有人撑腰,日子还算过得去。不想那位副台长到龄退休,张承明却升任副台长,终于抓住了报仇的机会,对黎兆平的打压,变本加厉。黎兆平丝毫不肯让步,好几次指着张承明的鼻子骂,如果我是台长,你连给我倒洗脚水都不配。

这事倒也成就了黎兆平,他知道在电视台的官场,没有自己立足之处,便开始将目光投向电视台之外。中国男人都有士大夫情结,学而优则仕深入骨髓,如果不是走不通官场,大概没几个人愿意去经商。黎兆平仕途无望,只好反其道而行,干脆搞起了商业,替自己赚钱。那正是八十年代中期商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既不需要资金又不需要经营场所甚至连营业注册都不要,只要你手里有商品,就能够赚到钱。发布邮; ltxsbǎ@GMAIL.COM黎兆平便是如此,找人批条子,这些条子一转手就是钱。lтxSb a.c〇m…℃〇M拿着赚来的钱,他去搞好上层关系,这些关系,不仅给他更广阔的赚钱空间,也为他提供了更多的新闻来源。于是,他大把赚钱的同时,还一再上好新闻。张承明虽然知道他在外面赚钱,一年时间里,来到办公室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三个月,却也无可奈何,因为电视台一年获得的十条好新闻奖中,有八条是他的。

最让人称道的是黎兆平和张承明间的斗法。当年,整个省电视台只有四台汽车,一台伏尔加,一台北京吉普,另外两台轻便箱式客货两用车,连台长都没有自己的专车,张承明作为副台长,经常可以坐上箱式两用车,已经蛮神气了。谁知黎兆平做生意三个月,开回了一台桑塔纳。黎兆平将车开进电视台,立即成了轰动新闻。此事惹恼了张承明,他作出一项规定,电视台院子里,除了公家的汽车,职工只能停自行车,任何私人机动车如若停放,便作放气处理。规定贴出不到两个小时,黎兆平的桑塔纳四个轮子被放空了。

黎兆平也真够绝的,当天下午,将整个雍州各商场的自行车全部买下,要求他们在当天晚上送到电视台。第二天一早,职工们来上班的时候,发现院子里停满了自行车,只好将自行车停在大门口,不仅电视台的通道被占,门外的公路也被占了,造成了交通大阻塞。领导们一打听,才知道那些自行车是黎兆平的,却找不到他的人。台里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张承明主张将黎兆平的车全部扔出去,可有一位台领导说,这些车全都是新的,现在外面偷车贼遍地都是,如果扔出去,被偷了,台里就得负责,这个责任谁负得起?可是,不这样,问题怎么解决?交警大队在外面现场办公呢,要求电

视台限期解决问题。电视台只好作出决定,部分员工放假,以便疏散外面的自行车,同时设法找到黎兆平,做他的工作。

一直到当天晚上,黎兆平才出现,台领导出面做工作时,黎兆平理直气壮,说,台里规定院子里只能停职工的自行车,我是台里的职工,我的自行车停在院子里,触犯了哪一条规定?如果没有违反规定,我为什么要移走?最后,张承明不得不按照黎兆平的要求,在台办公楼进门处贴出道歉信,才平息事态。

逼迫一位台领导公开贴出道歉信,等于给了张承明一记响亮耳光。当时便有很多人提醒黎兆平,你这样干,等于公开向张承明宣战。俗话说,民不与官斗,这样斗下去,对你不会有任何好处,还是服个软吧。黎兆平说,民为什么不能与官斗?原因是民太愚昧,又没有实力。我和张承明相比,完全不同,我的智商比他高很多,我的经济实力比他强几百倍,我的社会关系是他的十倍。他既然一定要和我斗,我为什么不应战?

其后的多年间,两人斗得不亦乐乎,有很多经典案例。有一次,张承明定好一间餐厅,请一位领导吃饭,黎兆平赶过去,往餐厅老板面前扔下一万元钱,然后走进餐厅,对所有人说,今天这餐饭,我请客,大家放开肚皮吃吧。张承明带着领导去时,餐厅准备的菜,全部卖光。「请记住/\邮箱:ltxsba/@\Gmail.com /\发任意内容找|回」还有一次,张承明请一帮朋友唱歌,却连一个小姐都请不到,原来,黎兆平将整间歌厅的小姐全都包了。''郵箱LīxSBǎ@GMAIL.cOM

人斗下去的结果,是黎兆平的钱越赚越多,张承明的职位,却始终升不上去。因为省领导也知道了两人斗法的事,觉得不能容黎兆平这样的才子,说明张承明这个人心胸太狭隘。相反,黎兆平从生意场抽身而出,将自己的业务一分为二,一部分交给妻子陆敏,一部分交给弟弟黎兆林,他自己则全力以赴维持人脉关系与张承明周旋。他公开表示,要彻底玩残张承明。

世事的变化往往充满了戏剧性。就在两人的斗法而黎兆平明显处于优势的时候,杜崇光调入广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