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唇枪舌剑(16/19)

桂英很快便明白过来,再问道:“之后呢?”。

李元昊满脸悲愤地道:“当此之时,属下愤怒难消,本想再返回陷金山,与苏大人共存亡,但行至半途,却又觉得此事太过蹊跷,若是单凭一腔热血一死了之,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反倒随了那些奸人之意。

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思来想去后,属下觉得,只有调查清楚此事的来龙去脉,才能还自己和牺牲的兄弟们一个清白,于是等到天黑后,属下便带着兄弟们潜入大营,去打探情况,但属下万万没想到的是,陷害我等的奸人竟早有准备,不仅加强了戒备,而且还改了巡哨联络的暗号,属下调查不成,反倒害了几位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

穆桂英细细思量了一番,心道:“虽然不能肯定,但他所说的守营官十有八九便是张由,那厮之所以增强了戒备,应该是韩仑等四人带着宗保的遗体逃离军营,让那厮有所警觉”。

想到这点,穆桂英轻叹道:“如此看来,那奸贼当时已经掌控了军营,你们能活着离开,已经算是命大了”。

李元昊也叹了口气道:“大小姐所言极是,那一夜折损了七个兄弟,只剩下我和外头接应的五人活着逃了出来,这个惨痛的教训让属下明白,陷害我们的奸人一定身居高位,单凭我们几个的能力,要想调查清楚事情的真相,简直难如登天”。

穆桂英道:“那你们当时又是作何打算的呢?”。

李元昊又叹了一声,面上的悲愤也换成了无奈,摇摇头道:“当时属下既不甘心,又有点不知所措,本想再拼死一试,没想到此时大宋却忽然退了兵,属下等人身背叛国之罪,连延州城都进不了,调查真相也就更加无从谈起了”。

穆桂英想起张由在金殿上的一番栽赃陷害之辞,不由得紧咬银牙,恨声道:“好歹毒的计划,此时撤兵回朝,既抹杀了你们调查真相的可能,又可以将一些知情人暗中处理掉,避免他们的阴谋毒计败露”。

见李元昊面露诧异,穆桂英方才察觉有些失态,于是缓和了一下情绪,对李元昊道

:“你说得不错,奸臣当道之下,天下之人虽有志报国,但却无处施为,有些埋没于军中,而有些则只能隐于山野”。

李元昊拱手道:“说来惭愧,大宋退兵后,属下与幸存的兄弟们坐在一起商量去处时,的确曾考虑过投靠西夏或是辽国,但属下始终心有不甘,觉得无论投靠西夏还是辽国,都等于坐实了叛国的罪名,而属下之父母从小教诲属下,大丈夫顶天立地,绝不可因苟活性命而背负一世骂名,所以经过一番商量过后,兄弟们最终决定上山落草”。

穆桂英点点头道:“人在进退无门之时,难免会有些自暴自弃的念头,你能坚守底限,已经算是很难得了。但我还有一事不明,以你的能力,若想落草,大可以自立山头,为何要投奔我穆柯寨呢?”。

李元昊本以为穆桂英已对他完全信任,听得此言,方才明白穆桂英还是心存怀疑,于是警觉地道:“大小姐过奖了,属下从小苦练武技,只为疆场杀敌,建立功业,不负父母厚望、先辈威名,如今虽落草为寇,但只为避祸求生,实不忍干那劫财害命的勾当,而属下于延州从军时,便早已听闻穆柯寨穆老英雄的威名,深知穆老英雄不仅有海纳百川之胸襟,且一向约束手下,自给自足,与民秋毫无犯,所以属下和几位兄弟一合计,便来投奔了”。

穆桂英正视着李元昊道:“如此说来,你还真是个坚守原则之人,似你这等有头脑且满腔热血的汉子,从军确实是最好的出路,投身绿林倒是埋没人才了,你心中是否有些后悔呢?”。

李元昊自谦道:“大小姐实在太过抬举属下了,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确是属下从小的梦想,但现在已经没有可能了,投奔穆柯寨,乃是属下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只要寨主和大小姐不嫌弃,属下愿效犬马之劳,没什么可后悔的”。

穆桂英柳眉一扬,话锋一转道:“若是有机会沉冤昭雪,替你洗脱罪名,重回军中,难道你也不愿意么?”。

李元昊早已猜得穆桂英用意,于是感叹道:“经过这些年的军营生活,属下也算明白了,像我这种既无背景又身无分文之人,想要出头实在太难了,普天之下似王将军般开明之将不多见,而守营官那样的奸贼则比比皆是,所以能不能回军中,属下并不是太在意,但洗清冤屈这件事,属下从没有放弃过,若是大小姐能帮属下洗清罪名,属下今生今世都愿为大小姐效死命,绝无怨言”。

穆桂英见李元昊说得坚决,于是点点头道:“好。只要你志气尚存,他日必定有出头日。我且问你,若是再

见得那守营官,你能否认出来?”。

李元昊斩钉截铁地道:“那是自然。那奸贼就算化成灰,属下也认得出来”。

穆桂英道:“好,你的事情,本小姐记下了,他日定会想办法洗清你的冤屈,这段日子你就在寨中好好待着,若有要事本小姐自会传唤你,当然,如果你想到了什么可疑之处,亦或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