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6)

坎上抢修阻击工事,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个情况。地址LTX?SDZ.COm

“真该死,大姐她们没有战斗经验,我刚才为什么不多交代一句!”

我赶忙向警卫班长交代了两句,返身向大队跑回去。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当面的敌人骑兵只是敌人大部队的前锋。

经过二分队的阵地时,我拉上沈茗,一边跑一边说:“不能往山上

撤,山后是敌人的封锁线,那是腹背受敌的死地。现在唯一的出路是顺山沟撤退,必要时分散突围,即使被敌人冲散,也还能收拢回来。那边远离敌人前进的目标,敌人不会穷追不舍。上山是朝敌人封锁线运动,敌人绝不会放过我们,肯定会围上来的。”

沈茗瞪了我一眼狠狠地说:“你怎么不早说!”

我无言以对,肠子都要悔青了。

大队还在往山上爬,我和沈茗老远就喊起来:“停下!不能上山!”

可等我们追上大队,已经过去了近20分钟,两座小山上的阻击战已经打响了。我一屁股坐在地上,痛苦地意识到,这个错误已是无可挽回了。当时我军的装备极差,即使老六团这样的主力部队,每个战士也只有20发子弹、两颗手榴弹,他们不可能阻击敌人很久的,我们已经来不及下山了。

果然,没过多会儿,两座小山上的我军,就被敌人密集的火力压的抬不起头来,大股的鬼子骑兵冲进山口。二分队的火力更弱,她们只有自卫武器和每人两颗手榴弹。但她们显然很有经验,火力虽不密集,但总是打到敌人的要害,骑兵冲击的势头稍稍减弱了一点。

二分队在利用队形缓缓地后退,以她们的游击经验,完全可以退向身后的山沟,边与鬼子周旋边脱离险境。但我们在山上,她们显然没有打算脱离战场,一步步地向我们靠拢过来。看着她们勇敢赴死的决心,我忍不住流下泪来。我心里唯一还有一点指望的,就是趁敌人的包围圈尚未最后形成,两边山头上的战士向敌人侧后冲锋,我们再从大山上冲下去,也许能杀出一条血路。六团的战士果然战斗素养不错,看到大队危在旦夕,冒死从山上冲了下来。可惜左边山头上警卫班的动作慢了,等他们醒悟过来也开始冲锋,对面的冲击已到强弩之末,损失殆尽了。

转瞬间我们两支火力和体力最强的部队就不复存在了,敌人迅速收拢了包围圈,跳下战马,朝我们包抄上来。围上来的敌人有100多,大概是一个中队。

我向身后的队伍大叫:“不要慌,把敌人放近了再打,注意节省弹药!”

黑黝黝的钢盔和白晃晃的刺刀在山坡上晃动,步步进逼过来。不知是谁起的头,成群的手榴弹忽忽地从我们头上飞过,落在鬼子们前面,爆炸声响成一片,十几个鬼子倒下了,其余的仍在往上冲。又一片黑忽忽的东西飞了下去,砸在鬼子的钢盔上咚咚作响,手榴弹却没有几枚,但倒下的鬼子比上次还多。

剩下的鬼子退了下去,我心里一阵紧张:

刚才那一阵弹雨恐怕把全支队的火力都打光了。我迅速地查验了一遍,果然,除一、二分队还有十几颗手榴弹和几十发子弹外,我们几乎赤手空拳了。我心里暗暗叫苦,这下我们连想“光荣”都不成了。这应该是我们今天犯的最后一个令人悔之不及的错误。

我们还没来得及喘口气,背后突然响起了枪声:我所担心的最坏的情况发生了,封锁线上的鬼子压下来了。与此同时,正面的敌人也又攻了上来,这次比上次多的多,足有三、四百人,还有大批鬼子从山口源源不断地涌进来:果然敌人后面还有大部队。

不容我们多想,前面的敌人已经攻到了近前,一片石头砸下去,砸倒几个,但根本阻不住敌人冲锋的势头。一群敌人端着刺刀冲到我们面前,最前沿的一、二分队阵地上忽地站起几十个身影。

我看见一分队的一位不知名的女同志端着手枪朝面前的敌人连开数枪,打倒了两个敌人,可她的子弹没有了,她弯腰拣起一截小树干向鬼子劈去,可她的手还没有落下来,三把雪亮的刺刀同时从她的胸膛、下腹和后背刺进她的身体,鲜红的血呼地喷了出来,她摇晃两下就颓然倒下了。?╒地★址╗发#布页w{ww.ltxsdz.COMшщш.LтxSdz.соm我们其他人也都冲进敌阵与敌人展开了肉搏。

三个敌人朝我围过来,我掏出手枪朝正面离我最近的一个开了一枪,他端着刺刀摇晃了一下,还是冲了过来,我有点慌了,朝他又开了一枪,他扑倒在地。

这时右侧敌人的刺刀已经到了,我急忙一闪,衣服“哗”地一声被穿了个大洞,我回手朝他的头开了一枪,谁知打在他的钢盔上,子弹“啾”地一声飞走了,那鬼子一愣,好象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我抬手又是一枪,打的他满脸开花。&#;发布邮箱 LīxSBǎ@G㎡ AIL.cOM

就在这时,我看见我们班的王英与两个鬼子扭在了一起,她是个22岁的姑娘,怎么是两个五大三粗的鬼子的对手,很快就支持不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