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远(2/3)

殊不知低吟出声,坐在一旁的童千桃拿着外袍走到他身边,却听见这话,霎时脸蛋变了颜色。暗暗吸一口气,她硬是挤出一个微笑,抖着手替他把外袍披上,柔声道:“夫君,天冷了多穿件衣服吧,北方可比不得南方暖和。”

温热厚实的大掌猛然包覆住替他披衣裳的柔荑,“是你!”她心突突的跳,羞红着脸抬头,看见他眼里的喜悦神色一闪而逝,转变成失望和苦恼,最后变成波澜不兴,冷凝如冰。他的手也迅速地松开她的,道了声谢,高大的身躯毫不留恋地走出了房门,恍如一阵风。

僵愣在窗边的童千桃默默垂下了脸,柳一样的身子仿佛站不稳了,看看方才那被握住

的手,摩挲那来不及感受的温柔。

入冬天,天黑得越来越早,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冷,富贵人家已经操办好了买炭过冬,定制狐裘皮袄;平民百姓没有那些钱,便只能把门窗都好好地糊一遍,被褥铺得厚实些。

小胡同里,孩子们才下了学,又不到吃晚饭的时候,便个个攒在“叶夫子”家里。若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多是上午上课,而他们大清早的便要与父母一起摆摊忙活,所以都是下午才跟着夜紫陌识字读书。

“夫人啊,多亏了叶夫子,我家那俩小兔崽子才能识点儿字,别像我和孩子爹斗大的字一个也不认得。”

夜融雪缝着手里的小玩意儿,看看不远处的两个小脑袋瓜,朝着坐在身旁的胖妇人笑语:“谢什么,两个孩子那么聪明,以后会好起来的。发^.^新^.^地^.^址 w|WwLtXSFb…℃〇M发布页Ltxsdz…℃〇M發郵件到ltxsbǎ@GMAIL.¢OM╒寻╜回?”

两个女人坐在铺了棉垫子的椅子上做着针线活,屋里的火盆子发出噼里啪啦的轻微跳响,四个小家伙就着暖意,围坐在自己搬来的小板凳上择菜。

当初夜紫陌独自匿身在这柳条胡同的身份是教书先生,邻里错把“夜”叫成“叶”,他懒得纠正,久而久之大家也只管这么叫,可几个小学生总是叫成“呀!先生”,改也改不过来了。

和大家相处了几天,邻居多是一些贩夫卒子,每日起早贪黑地做些小本生意养家糊口。即使身处京城,她在和他们的交往中依然感受到难能可贵的质朴热情,谁有困难就帮谁,一同渡过难关。白天,紫陌教附近一带的孩子们念书写字,她帮着妇人们做豆腐脑、到街边摆摆摊子,纵然有点清苦,可每晚和他一起吃饭谈天,俨然已经有了自己的家。

心里甜丝丝的冒起了泡泡,忽然一个女娃娃的小胖手搭了上来,“姐姐,我饿!”软软的声音惹人爱,却遭到母亲的批评,胖妇人一把拉过她责备道:“饿什么饿,中午不是才吃了饼子,这会儿还闹!”

伸手握住已经缩回的小手,有点凉,想了想方道:“我们今晚要吃火锅,大家一起来吧,人多才热闹。”以前在现世,每逢冬天懒得做菜,就和姐姐支个电炉子吃火锅,又叫打煸炉,热热乎乎的吃着舒服。

这个时代哪来什么火锅,所以屋子里除夜融雪以外的人全部都是有听没有懂,免不了在心里赞叹:有文化的人知道的就是多!孩子不懂,急急问道:“那是什么?很多人吃一只够吃么?”

虎昭昭的男孩儿抢着举手,“我知道!肯定是杂耍!!”

面对一双双闪动着求知欲望的饿狼似的眼睛,她解释了火锅的吃法。其实

只要底下有火,火上有锅,就是火锅了。家里过日子必定用过涮锅,只是没有把它发展成一道菜,一桌饭罢了。

听了详细的介绍,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头,胖妇人疑惑,“牛肝牛肚、鸡血鸭血便宜得都没人买,真能好吃么?”

“别看这些东西便宜,吃火锅不吃这些滋味儿可是要大打折扣哦!”她笑语。

天一黑,夜融雪借来了炉子和圆口大锅,倒上水煮着,几个孩子也把洗好的空心菜、茼蒿、白菜分装在盘子里,胖妇人按照夜融雪的“秘方”在厨房里弄调料。暖暖的蒸气白雾从锅里升腾,夜紫陌进屋一看正要发问,她眨眨眼把手指放在唇边做了个“嘘”的动作,等会儿你就知道啦~水开了,加进适量的盐、香油、姜片、一点红辣椒青辣椒圈,再挖一大勺凝成胶冻状的猪骨汤作锅底,咕嘟咕嘟的散发出浓郁的香味。桌边八个人排排坐盯着动静,按领导指示先倒入打底的鸭血和冻豆腐,一口咬下去汤汁溢满嘴;然后下已经卤煮一个多时辰的牛杂、肥肠、白萝卜块,腴美酥烂,加上被浓汤快煮过的蔬菜,清甜嫩绿,口感清爽。末了,下一把荞麦面,伴着越淀越香的汤头,几瓣香菜叶,足以让人留恋唇舌间的享受。

小孩子捧着碗高高兴兴的吃,大人们边喝自家酿的米酒边沾辣料,驱了寒气暖了身子,就着热腾腾的一锅,一天的疲劳也没了,真乃其乐融融。待吃罢众人收拾好散了去,依旧对这新接触的“火锅”念念不忘,没想到穷有穷的吃法,受益不少。此后,夜融雪离去多年,火锅事业却越发广为流传了,家家户户入冬皆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