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英别传·同人续(12)(8/14)
选如同
确嵌
这老旧机器要害部位的特殊铆钉和齿
,虽不起眼,却能撬动阻塞、带来高效。更重要的是,他们姿态放得极低,做事极其专注用心,对原有的管事匠
言听计从、恭敬有加,唯以手上的真本事和实打实做出的成效说话。
这种变化如同水潜流,无声而迅速地改变着寨中一些底层关键的位置。原本在仓廪、器械营、哨卡底层辅助位置的若
小管事,或因力不从心,或因对新
的才
心悦诚服,职位便这样悄然流转。李元昊的心腹亲信们,犹如水滴渗透土壤,不动声色地取代了他们。
然而这一切,在繁忙得如同不停翻转磨盘的常中,在巨大的伤痛与重建压力之下,并未引起太多的警觉。尤其是穆桂英,每
清晨便已出现在寨墙工事之上,亲自督促修缮练兵,午后又要与几位老管事议定分派各种物资兵丁,
夜后仍在签押房翻检图册、处理寨民纠纷……
她如同一只绷紧弦的弩机,全副心神都在应对眼下这千万绪的烂摊子和随时可能再起的刀兵之灾上
。些许基层事的悄然变动,被淹没在更繁杂的庶务、更直观的防御缺
面前,如同细沙沉
湍急的河流。
唯有李元昊那双沉的兽目,
若观火般注视着这些细微却关键的变动脉络在穆柯寨坚韧的肌体内悄然成形、扩散延伸。如同
谨的屠夫在巨大的猎物身上寻找那些不易察觉的天然缝隙,耐心而稳健地将尖锐的楔子一处处钉
。
他不仅在“埋钉”,更在织着自己的网——“李存孝”这张网。
他不再是初来时那个只知蛮力的武夫。每一次向穆羽进言,他总是以寨中实际困局为切点,提出可行的、务实的解决方案,言辞恳切,有理有据。每次寨中议事,他皆准时出席,静若磐石,绝不抢先发言。只是当意见相左或陷
僵局时,他才以极简明扼要、又正中要害的寥寥数语切中核心,引证的都是最实际的现象,绝无空谈。这种沉稳
准的作风,使他的话语在几位年老管事
中的分量
渐增加。
而对穆羽,李元昊更是投其所好,又分寸拿捏得极好。
穆羽自朝廷旨意风波后,身体神都大不如前。李元昊便常常于黄昏
暮时分,提一坛寨中自酿的、味极醇烈的烧刀子,切几片山中腊得香韧的鹿
或野猪
,去侧院小花厅,名为“陪老寨主排解烦忧”。他不说阿谀奉承之辞,只与穆羽同饮烈酒,听这老寨主讲些年轻时纵横山野的快意恩仇,讲那
世
莽如何凭一
刀、一身胆打下这份基业的往事。
他专注地听,眼神真诚,偶尔恰到好处地附和几句。待穆羽讲到激愤处,他便闷一烈酒,用那朴实粗粝的嗓音道一句:“老寨主真豪杰。这才是真汉子。为护身边
,刀山火海也闯得。不像如今某些鸟官儿……”话语不多,却每一句都挠在那尚武任侠的老寨主心
最痛快的痒处。
饮到酣时,李元昊便也适时说些“延州军中那些龌龊事”——如何排挤忠良,克扣军饷,虚报战功,陷害同袍……半真半假,添油加醋。每每说到痛恨之处,便又猛灌一烈酒,眼中满是毫不作伪的悲愤火光。
“存孝只恨!恨自己有几分力气,却不能尽那朝堂上的腌臜魍魉。若非如此,也不用连累那些忠心可靠的老兄弟跟着某在这山野流离。”他用力捶着自己的胸膛,声音微哽,“若能寻个像穆老寨主这般豪气
云、能为属下担待、又真值
世庇护一方乡亲安身的所在,某李存孝……万死不辞。”
他那矮壮的身子因激动和酒意而微微颤抖,豹眼中燃烧着热切却又无处宣泄的火。这份发自骨髓里的恨意与赤诚,
如同烈火灼烤烧酒,其感染力远胜万句巧言令色。一次次叩击着穆羽苍老却依旧为义愤所激的心脏。
尤其是在几场酣畅淋漓的酒后谈中,穆羽更是在无意间流露出对
儿孤身撑持山寨、背负血仇重担的
忧虑与心疼。
“……桂英这孩子……从小就要强。当年她要嫁杨家小子,老子……拗不过她。杨家是好
家……宗保那孩子……唉。也是顶天立地的好孩子。可惜……天妒英才啊。”穆羽老眼含泪,声音哽咽,“如今……她一个
撑着这个家。撑着这个寨子。外面朝廷虎视眈眈,西夏恶狼未去,里面……老
子眼见着是不中用了。桂英多年未归,如今猝然归来,寨子里
心浮动……”
他仰灌下最后一
辛辣烧酒,浑浊的眼底闪过一抹痛彻心扉的忧色,“老
子在一天,还能给她撑一分脸面。可老
子走了呢?她再是能耐,终究是个
道
家。这山寨基业要传下去。我那外孙文广年纪尚小……杨家也……唉。她这后半辈子,难!难啊。”
老的叹息沉重如同铅块,坠落在寂静的秋夜空气里。
又在某一晚,穆羽又是这般老泪纵横痛饮至微醺之时。烛火摇曳,映照着老焦黄疲惫的脸庞上
刻的皱纹和浑浊眼泪。
李元昊再次为老满上一碗劣酒,酒坛已近见底。他没有立刻放下坛子,而是矮壮的身躯如同山石般立在灯影中,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