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酒剑行离恨楼】(第一卷 11-15)(2/18)
墨迹,微微洇开。我能想象,养父在写下这些话时,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所带着的那份慈与满足的笑容。
离恨烟的眼中,也噙满了泪水。她伸出手,轻轻地,握住了我那只因为悲伤而剧烈颤抖的手。她的手,冰凉,却带着一无声的、温暖的力量。
我吸一
气,平复了一下
绪,继续读了下去。
“最后,还有一件事,爹必须告诉你。这件事,爹瞒了你三年。”
“邵儿,‘李邵’这个名字,是爹给你起的。但你,或许并不叫这个名字。”
“爹在溪边发现你时,你虽然失忆,但怀中,却死死地护着两样东西。一样,是你腰间那柄古剑。而另一样,便是爹藏在这信封里的……这块玉佩。”
我的心,猛地狂跳起来。我颤抖着手,拿起了那个被红布包裹着的小物件。
我一层层地,将红布解开。
一块通体温润、散发着淡淡微光的、上等的白玉佩,静静地躺在我的掌心。
玉佩之上,用一种极为古老而又充满了锋芒的字体,清晰地,刻着三个字——
诗、剑、行。
脑海中那记忆,突然又一次袭击我的大脑。阵阵
疼。
“孩子,爹不知道你的过去,也不知道这个名号,会给你带来怎样的命运。爹当初将它藏起,是怕它会给你引来仇家,是自私地,希望你能作为一个普通,平平安安地,在爹身边过一辈子。”
“可现在,爹已经走了。爹不能再替你做决定了。爹只希望你,不论是做回“诗剑行”,还是继续行医救,都要开开心心活一世。”
“说到这里,爹还有一个不之请,算是我这辈子,最后一点小小的私心了。”
“老了,总惦记着故乡。落叶,终究是要归根的。爹的故乡,在离这兰陵八百里外的临淄,牛山脚下。那里的山,没有这里高,但很厚重;那里的水,也没有这里的清,但很甘甜。爹已经有几十年没回去了,也不知当年的老槐树,还在不在了。”
“邵儿,若是有朝一,你方便的话……就把爹的这把老骨
,带回去吧。不必立碑,不必声张,只需在牛山脚下,寻一处向阳的山坡,将爹的骨灰,与故乡的泥土混在一起,那爹……便心满意足了。”
“当然,路途遥远,江湖险恶。若事不可为,或是有诸多凶险,便不必强求。到那时,你就将爹的骨灰,撒在这片你陪我生活了三年的山林之中,听着鸟叫虫鸣,也算安宁。切记,万事以你自己的安危为重。”
“爹也不知道写点啥了。那就再唠叨几句吧。天冷了记得多添衣。生病了要给自己熬药。最重要的,是要照顾好自己。”
“勿念,吾儿。----李昣”
信,到这里,便结束了。
我的泪水,早已将信纸彻底打湿。那不再是单纯悲伤的泪水,那里面,有感动,有释然,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被赋予了新生般的决绝。
我缓缓地,从地上站起身。我将父亲的遗书,仔细地折好,与那枚温润的、刻着“诗剑行”三字的玉佩一同,郑重地,贴身放怀中。然后,我走到那片漆黑的灰烬前,用一块
布,将父亲的尸骨,连同那片养育了我三年的、早已分不清彼此的故土,小心翼翼地,一层层包裹起来。三年前,父亲也是用这样一块粗布,将那个满身是伤、气息奄奄的我,从溪边包裹着背回了家。
如今,到我,将他送回故乡。
做完这一切,我背起那个沉甸甸的包裹,走到了离恨烟的面前。
她静静地看着我,那双清澈的眼眸,在清晨的微光中,如同两汪不见底的秋水,映照着我此刻落寞而又决绝的身影。
我看着她,那张清丽绝伦的脸上,还带着一丝未曾褪尽的、属于我们昨夜疯狂的红。我的心中,百感
集。我知道,我们之间的羁绊,早已超越了江湖道义,超越了救命之恩,变得复杂而又
刻,再也无法轻易斩断。
但,我不能自私地,将她也拖我这片未知的、充满了悲伤的未来之中。
我吸一
气,对着她,郑重地,微微鞠躬。
“烟姑娘,我将送我父骨灰,归乡埋葬。此去临淄,路途遥远,前路未卜。”我的声音,沙哑,却异常平静,“想必你还需要回离恨楼复命,那便……后会有期吧!江湖路远,有缘自会相见!”
我说完,便准备转身,独自踏上那条八百里的归乡之路。
然而,就在我转身的瞬间,一声充满了不屑与恼怒的轻哼,从我身后传来。
紧接着,她做出了一个,在她的教养之中,或者说,在我认识她以来,从未出现过的一个动作:
她冲我,翻了一个淋漓尽致的白眼!
那双原本清冷如仙子的眼眸,此刻却充满了化的、近乎于嗔怪的恼怒,让她那张不食
间烟火的脸,瞬间变得生动而又……娇俏。
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