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2/3)

过多次,身为天家,当对百姓仁厚。百姓不通事,兜里也没几枚大钱,你欺负他们作甚?”

“他们是咱的子民,与你们便也算得上是手足的兄弟。你若不待他们以真心,百姓就会反了你,就要将你赶下去。”

“前元为何会被咱家赶走,你不会忘记吧。”

听到老爷子提起前元,朱樉浑身一颤,赶忙伏地:“儿臣不敢忘,儿臣知错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知错了还不行,还得要记得打。你今天不是显眼,在朝臣面前弄出了负荆请罪的事嘛。”

说着话,朱元璋目光一转,似乎是在找那不知所踪的荆条。

找了半天没找到,老爷子当即大喝一声:“来,找了荆条,送秦王去太庙。狠狠的抽十鞭子,若是不让他皮开绽了,咱便抽你们!”

朱樉一听要给自己抽的皮开绽,便是一阵目眩。

而老爷子却又接着道:“抽完之后,让太医院给秦王上药,收拾净了,送他进太庙,跪上三,谁也不许给他送饭,每进些水。”

又是打又是罚跪。

朱樉在应天城外躲了好几,没想到自己今天替大侄子担了那么大的事,最后还是没落得好,露出求的目光看向朱允熥。

朱允熥却只能给了一个莫能助的表

老爷子已经说的明白,这顿打和太庙罚跪,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老二叔在封地对百姓的糊涂事。

这是老爷子的底线,他又怎么能够在这件事上改变老爷子的决定。

不多时,便有宫进来,带着秦王今天一路代宫的荆条,架着秦王就往太庙过去。

朱元璋赶走了秦王,还带着气,哼哼了两声,叉着腰就往偏殿走去。

朱允熥则是目光幽幽的看着殿外,背影逐渐消失不见的老二书秦王。

大明朝的宗室亲王们啊,后可是会成为大明朝一个大大的病害,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只是目下他却无可奈何,哪怕他早有定计。

第一百四十八章 穷当当的爷孙三

大明朝的宗室,终究会在未来成为社稷负担!

朱允熥很清楚的知道,用不了多少年,依着如今大明朝的宗室藩王制度,大明朝将平白无故的承担起数十上百万宗亲的奉养重担。

那就是一群不事生产,耗费民脂民膏,且还不断盘剥地方的饕餮。

而随着大明朝往后党争的出现,地方氏族将会成为与大明宗室一般的负担,两者宛如两座大山,沉重的压在那个如朽木般的暮帝国肩膀上。

只是此刻朱允熥望着眼前老爷子的背影,心中同样无比的清楚,只要老爷子还在掌御帝王权柄,统御帝国。

大明朝的宗亲制度,将根本没有改变的可能。

老爷子是大明朝的开国皇帝不假,但他同样是大明如今宗室的父亲、爷爷。

二十多年前,老爷子所经历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在告诫着他,要将一家给养活好了。

所以这也就会出现,为何老二叔,秦王朱樉明明在封地,犯了老爷子最为忌讳的欺压百姓之事,最后却只能以荆条鞭打十下,罚太庙思过而终了。

在这个问题上,老爷子本身就是矛盾的。

一边是天下百姓,一边是自己的血骨亲。

能做到如今这样,朱允熥觉得老爷子已经是经过了无数次的心理平衡。

当他心里想着事时,却不知自己已经是跟在老爷子身后进到了偏殿里。

朱允熥低着还要往前走。

双手叉腰,刚刚转过身,就看到大孙子都快要撞到自己的朱元璋,不由一瞪眼,伸出一只手按在了朱允熥的脑袋上。

“你小子今天怎么屡屡魂不守舍的?”

朱元璋挑着眉,吹着胡须,调侃了一句。

被挡住了去路的朱允熥,这才反应过来,抬起看着老爷子,脸上带着尴尬的表

坐在椅上的太子朱标,已经是幽幽开:“如今去中都的都回来了,倒是还多了一个,他怕是心思都不在这里了。”

太子爷亦是调侃了一句,随后伸手一指,身后的太监就顺着太子爷所指方向,取了一本书送到太子爷手中。

在朱允熥满脸冤屈的表下,朱标竟然是哼哼着读起了书。

朱元璋听着太子的解释,亦是一抖眼,嘿了一声:“瘪犊子!有了媳,就忘了爷爷?”

朱允熥面上一急:“爷爷,您听我解释……”

朱元璋却是大手一挥:“咱不听!”

他哼哼着,脸上带着些吃味,翻着白眼,盘腿做了下来。

随后,朱元璋伸出手臂,架在案几上,摸到一把茶壶,仰便嘬了起来。

待到他喝够了,这才吐出一气。

而后抬斜眼瞧着大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