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2/3)

这瘪犊子绝对盯上他了,不仅探查他的踪迹,甚至还记下了他的身世。

说到底,他也不过是吃了方士的一颗丹药而已,至于这样惦记他么?

现在的清风观地位极高,眼前这位清平子虽看上去和和气气极好说话,可宗明帝与他待在一起的时间,远比百官待的时间更长。

平心而论,若是他没有长生之法,还真的就要动心了。

可惜方士锋芒太盛,背地里不知道多少盯着他们,但凡有点机会绝对会百般打击报复。

显赫一时又算得了什么?

他需要的东西,会自己去取,无非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道长好意,让我受宠若惊!”

顾担面露动容之色,表显得颇为挣扎,迟疑了片刻后方才说道:“只是各有志,家乡那边有句俗语,叫有多少能耐吃多少饭。话虽粗浅,其中道理不可不明。清风观名满天下,无数而不得。道长能盛相邀,担感激涕零。

但我只是略通医术,对求仙问道也几无奢望。这辈子最想做的事,便是能够悬壶济世,治病救。道长好意,万不敢受,只能心领。”

第11章 针锋相对

顾担言辞恳切,全然不似作伪。

清平子脸上始终带着的温润笑意都不由一僵。

如今的清风观不知多少而无门,他能前来主动相邀已是极大的殊荣。

顾担好像是动心了,又好像没有。

最终,还是推拒了。

“也罢也罢。”

清平子摇了摇,道:“各有志,治病救也不见得比求仙问道的愿望低上一等。不过,小友虽此时不愿我清风观,但若是回心转意,或想修习内息之术,也可来观中一见。”

“内息之术,也不到清风观来教。”

一个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汉子自老宅内走出,炯炯有的目光带着毫不掩饰的厌恶注视着清平子。

来者正是墨丘。

“咦?”

清平子惊咦一声,以他的武学修为,竟然未能察觉到有悄然临近!

再看此,身高九尺有余,身如铁塔,肤色黝黑而目光坚毅,龙行虎步间毫无半分多余的动作,一收一举间举轻若重。

其武道之功,已至化境!

墨丘毫不避讳清平子探寻的视线,亦是毫不客气的抨击道:“方士之流,欺上瞒下,祸国殃民。以至朝政崩坏,一代帝王竟不问朝纲求仙问道!你有何面目见大月治下那无数生民百姓,又怎敢跑到门前来鼓吹方士?!”

顾担从未见过墨丘如此气愤模样,其声如雷震而摄心,气息蓬勃招展间恍若真龙降世,那无以言表的压迫感足以让大气都不敢出。

然而清平子连宗明帝都能够哄得团团转,文武百官都奈何不得,自然也不是寻常物。

面对墨丘突如其来的责难,面上却不见半分愧色,当即言道:“求仙问道,何错之有?世有数,而仙道长青!凡俗之物纵使有万般变化,又怎及的上那仙途百一之奥妙?

至于朝纲崩坏,我不过一介方士,怎能纵朝纲?大月皇朝百姓以数千万计,其身家命,又与我清风观有多少牵连?阁下心有怨气,何不找满朝文武论个明白,悉心叮嘱他们民护生?”

墨丘寒声道:“尔等巧言令色蛊惑帝王求那虚无缥缈之仙踪迹,却忽视治下千万黎民百姓,竟还有脸说出其身家命又与清风观有多少牵连?”

“呵。”

清平子亦是冷笑一声,“贵自知。百姓如何,又岂是我需考虑的事?清风观一身本领,皆系于求仙问道之途,自是因此而谋,理所应当,何错之有?阁下心系苍生,何不去任职丞相之位,也好澄清玉宇,广收同道,以使四海宾服,黎民安生!”

皆言方士伶牙俐齿,巧舌如簧,顾担今总算是见识到了。

墨丘的责问不可谓不重,然而清平子自无半分愧色。

正如其所言,方士一身本领皆系于求仙问道,生民百姓,那又岂是他们需要去心的事

至于宗明帝因此十年不上朝,那也是皇上自己乐意!

这笔账你非要算到方士上,那不好意思,清平子不认。

清平子把锅甩的一二净,墨丘怎能听不明白其言外之意?

当即道:“虎兕出于柙,玉毁于椟中,孰之过?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

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出来伤玉在匣子里被毁坏,是谁的过错呢?难道是老虎、犀牛以及玉的过错吗?显然不是!应是看守员的过错,是看守员的失职!

方士怎样去求仙问道,那根本不是他关心的。

可方士跑到庙堂之上大肆鼓吹修行,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大月皇朝的国策,更是极为明显的影响到了宗明帝。

言下之意便是:你说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