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调教记】(42-55)(18/24)

过来的,老夫人呀实在放心不下,便一道过来看看夫人。”郑嬷嬷在一旁道。

“好孩子,祖母来看看你,有没有感觉好些?”

“托祖母的福,已经好多了。”老夫人坐在床边,离得近了看到她气色确实好了一些,才放下心来。

“那就好,那就好,那位孙先生对咱们宣武侯府有恩,一定要好好赏赐才好。”老夫人很高兴,声音都扬了几分。

“对了,你方才遣人去棠院,是有什么事?”

李知意看向阿兰,阿兰才开口道:“夫人奴婢半路遇到的老夫人,还没和老夫人说。”

见老夫人又一脸担忧地看着自己,李知意嘴边漾出笑意,不自觉地将手抚在小腹上:“祖母,知意没事,只是前几日被孙先生诊出了喜脉。”

老夫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喃喃着又问了一遍:“你说什么?”

郑嬷嬷也尚在震惊中,反应还是比老夫人快些:“老夫人,夫人诊出了喜脉!”

老夫人这一阵子都在担忧孙子和病倒的孙媳,哪成想突然孙媳不仅要好了,还诊出了身孕,从忧到喜,这起伏太大,倒教她一时晕头转向的。想起大儿子和儿媳走了这么多年,大房这么多年便只有唐文绪伶仃一个人,如今终于是有了传承,老夫人心里宽慰,眼睛却禁不住一阵酸涩,拉着李知意瘦了一圈的手直说好。

病倒数日的宣武侯夫人渐渐好转,笼罩在宣武侯府上下的阴云也散了一些,但侯夫人有孕的喜讯却没泄露出去,按照大燕人的习俗,孕过叁月才算稳当,方可广告亲友四邻。

李知意这头一胎怀的着实辛苦,她身体还是很弱,怀孕又导致胃口很差,吃不下什么东西,便成了死循环,好歹她逼着自己吃下去一些才好点。又苦又难喝的汤药更逃不过,以至于她看见阿兰端着东西走过来就有想逃离的冲动。有时药还没入口便惹得好一阵干呕,每一回吐到只剩胆汁,李知意趴在床边,觉得自己好像搁浅岸边奄奄一息的鱼,肚子里还有一只小的在兴风作浪

好歹有颜绮香隔叁差五来作陪,李知意才没觉得那么难熬。

李知意怕她总往这边跑,陆二郎会受了冷落,但颜绮香说陆二郎近日忙得很,但不知在忙些什么,叁天两头不见人

李知意疑心陆珣也牵涉了那场斗争,只是没有怕让颜绮香担忧,所以没让她知道。

虽然李知意一直卧榻不起,却没断了外界的消息。景昌帝已经许久不召见大臣了,前阵子叁皇子因为赴任北垣一事醉酒大闹德正殿,许多大臣纷纷要面圣,重新商议此事,但是都被德正殿那边以圣上龙体头疾发作不宜见风为由拒了,随后又通过善水台发了谕旨,叁皇子赴任北垣一事,已经是板上钉钉。

北垣曾是北方叁大部族领地,直到翮族异军突起,转变了叁大部族之间的势力分配,大体控制了北垣,近几年才归顺了大燕。其中详细的斗争李知意并不了解,但是北垣叁大部族如今剑拔弩张是众所周知的,在北垣形势十分复杂群臣无策的情况下,景昌帝偏偏要将叁皇子派去那里,其用心很难不引人猜测。

有的说皇上是要放弃叁皇子,说不定很快就真正让太子把持朝政了。也有人说,这是皇上对叁皇子最后的考验,叁皇子在之前赴东膏赈灾便做出了不错的成绩,这一回若是将北垣治理好,那么叁皇子便是民心所向,朝野上下没有人不会对他心服口服,即使是太子母家楼家也无法说什么。总之众说纷纭。

然而李知意明白,皇上从始至终属意六皇子云晏,并不是真的要扶叁皇子。交年节那一日,她也清楚地听到叁皇子所言,他是看透了景昌帝的,德正殿一闹,想必也是因为知道景昌帝真正的目的,所以才不愿去北垣吧?

皇上终于要亲自将辛苦维系多年的政局平衡打破了吗?

总归……圣心难测。

阿兰说京城多了巡逻守卫,王叁儿特意来提醒她不要出门,李知意隐隐察觉,院子中的暗卫又多了一些,也不知是唐文绪的意思还是王叁儿的主张。李知意问过王叁儿,他仍旧是那几句话,像个闷葫芦一样,什么也问不出来,她也只得作罢。

雁西,也已经许久没有消息传回来了。

头的雪开始消融时,京城中忽然就起了流言,说雁西这次的匪乱和邻近的子居国卫国军有关,又说宣武侯已经掌握了证据,就等皇上的虎符,便可调兵遣将,一举解决。

朝臣的奏章越来越多,堆积在德正殿的御案,旧的没来得及积灰,新的又迭上来,然而已经没有人处理,宫外抓耳挠腮揣摩圣心的大臣们并不知道,他们不断上书要见的景昌帝,已经在冰棺里躺了许久。

一个月前,太子已经‘奉命’接管了锦衣卫,宫里的一切依然有序地运转着。

太子很少被景昌帝交办差事,何况是锦衣卫这么重要的机构,他有心要讨好,所以这一个月里很勤恳认真,幻想着父皇能看到他的能力,放心地把江山交到他手里。

就快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