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 十八(2/3)

一个,这时二楼上的亲朋好友们就高声欢呼,喊着上台者的名字,照相机的闪光灯此起被伏。

每一个上台者,都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从校长手中庄重地接过博士学位证书。

老杨上台时,从和自己年龄相仿的校长手中接过证书,眼睛都湿润了。

年龄不在高低,有志者,事竟成。

校长紧紧握着他的手,说“好样的”。

接着剑锋上去了,物理系的汪豫生和吕航也上去了,其他的中国人都上去了。

他们男男女女,从美国人的手中接过博士学位证书,实现了梦想,为自己镀了一层金。

从一张又一张的黄面孔中,人们强烈地感到了东方人的实力。

这些从孔夫子故乡里来的人们,自古崇拜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哲理,在这当今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里,吃尽了苦中苦,盼望着有朝一日方为人人

他们确实是最优秀的民族,除了能吃苦耐劳,更有聪明才智,不管你服气不服气,不管你大眼瞪小眼,逼着你非承认不可。

下面的一个项目,将这一点证明得再明白不过了。

下一个项目,是颁发优秀研究生论文奖。

每年每个系里都要评选出一篇最好的论文给予奖励。

生化系今年评选的是剑锋的论文,物理系评选的是吕航的论文,各个系的优胜者相继上台领奖,然后站成一排。

人们惊地发现,除了文科的几个系是美国人以外,其他的都是黄面孔,白人在这里成了少数,黑人绝迹。

这些人都是各个系分别选出来的,事先并不知道其它系要选谁。

据说这类事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前几年也发生过。

这个有趣的现象,使得全场鸦雀无声。

美国人是非常自尊的,在自己的国土上,在自己的大礼堂里,看见别国人成了主宰者,他们无论如何也笑不起来了。

当然,这件事并不会太影响大家今天的高兴心情

散了会,研究生院举行招待会。

有美酒,有佳肴,大家一面吃吃喝喝,一面三五成群兴高彩烈地交换着。

美国学生多有家里人陪着,中国学生则大部分是只身在外求学,自然地大家聚成了一堆,先是互相祝贺,互相合影留念,接下来慢慢就讨论起最关心的工作问题。

读书的时候拼命想毕业,起早摸黑,现在如愿以偿了,可是发现一下子失去了生活的重心,没有了生活的目标。

毕业了,将来何去何从,这个问题一直缠绕着每个人

托六四的福,大家都拿到了绿卡,留在美国是不成问题的,可是要是找不到工作,那日子就比读书拿学位更加难熬了。

这一堆人中只有老杨最轻松,不为工作发愁。

剑锋毕业后将到向往巳久的r大学做博士后,继续在学术的高峰上攀登。

汪豫生也还顺利,在芝加哥的一个公司里谋到了一个职位。

吕航最糟糕,发出去了几百封信,一点下落都没有。

问他怎幺办,他摇着头,只倒苦水:“我们搞理论物理的,一点出路也没有,在美国一辈子都找不到工作,真是读错了专业。

以前在国内报考大学时,又是杨振宁,又是李政道,吹得乎其。

到了美国一看,真正有前途的是生命科学,工作机会多,不管是学校还是公司,都比较容易找到工作。

现在后悔也没有用了,没有工作也不能喝西北风,只好改行,思前想后,决定再读一个学位,学计算机。

“你疯了,又花几年的时间攻博士学位。

读完后人都三十几岁了。

”有人惊呼起来。

吕航说:“那有什幺,你看人家老杨都五十多岁了,还不是一样读学校。

不过这次我改读硕士,不读博士了。

”“这划算吗,理论物理学博士去念计算机硕士,杀鸡用牛刀。

”吕航有点无可奈何地说:“这样实用,而且学起来轻松,两年的课程小菜一碟,我对计算机又很懂行,学完了后,马上就可以找一份工作。

计算机到处都吃得开,有了一份工作,再慢慢从长计议。

”“只是你这几年的博士白读了,岂不可惜。

”“话不能这幺说,”吕航辩道,“这博士也不能算白拿,放在那里不会烂掉,如果将来还想搞理论物理,比喻说有一天想转了要回中国找一份工作,用不着另外去读一个博士学位,现成的资格还在。

而且将来填写文化程度,一样写上博士学位。

”听了他的分析,也不无道理。

天知道将来是个什幺样子。

不知有谁这时提起了钱敏,“要是钱敏还活着,她今年也该毕业了。

也不知她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