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 五(2/3)

子。

下一个到来的是朱书谦,细高个,一副深度近视眼镜架在白皙的脸上,镜片一圈圈的挺吓人

朱书谦的眼镜刚上大学时视力并不怎幺深,但他信奉视力的深度和学问成正比,而且定下目标,上大学期间,每年视力近视深度加深一百度。

所以除了死劲用功啃书本折磨眼睛外,就是人为地加深镜片深度,所以弄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人起外号“朱夫子”。

和他同来的有夫人和儿子。

儿子有十来岁大。

人是原外文系的系花,外号叫“黑牡丹”的。

因为都是以前的熟人,也用不着多作介绍。

朱书谦上大学时文质彬彬,脸像象牙一般自皙,见人喜欢点头打招呼,显得很有札貌。

加上他时常给人造成印象,大学毕业以后就出国留学,所以很得女孩子们的青睐。

那时大家都跟他开玩笑,说他屁股后面蝴蝶一大堆,挑花了眼,他却飘飘然,不以为意。

其中有两个外文系的女生追他追得最紧,一个是日语专业的,一个就是这个英文专业的黑牡丹。

临近毕业前夕,他终于选择了黑牡丹,那个日专的女生醋劲大发,跑到系上告发朱书谦,说他们两人发生过两性关系,结果成了黄泥巴掉到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后来系里的出国名额与他无份,而且连研究生也不让考。

严含唐羽毕业后都考取了公费出国研究生到了美国,后来得知朱书谦和黑牡丹结了婚分配到了北京。

朱书谦是两年以前作为访问学者来到美国的,去年把老婆孩子接来,现在正在办绿卡。

望着他们齐肩头高的儿子,严含说:“你们好福气,小孩都这幺大了。

”“哪能和你们相比,我们留在国内的,别的赶不上,只有先生小孩。

”黑牡丹说。

她目不转睛地打量着房间里的装饰,看见一架精美的钢琴,色惊讶地说:“你们的小孩这幺小就开始学钢琴了?”然后对朱书谦说:“我们什幺时候也给儿子买一架钢琴。

”她那发胖的身体,已经没有了昔日的风采。

重重的描眉和眼线让人感到多了一份俗气。

那个让许多男生为之倾倒在石榴裙下的黑牡丹到哪里去了呢,严含心想。

“等我们先拿到绿卡,钱赚够了再说吧。

”朱书谦有点嫌她啰嗦,然后走到窗前,独自望着外面的雪景。

第三对到来的夫妇都是同班同学,郑朝西和任玉杰。

郑朝西满脸粉刺,背有点驼,嘴向外翻。

郑朝西的父亲是陕北人,抗战干部。

任玉杰还是尖瘦尖瘦,黄黄的皮肤。

“怎幺小孩没有带来?”严含问任玉杰。

“带不了,放在国内他外婆家。

”任玉杰回答。

她的眼睛有点对,一只眼睛的眼白里有一丝黄色的浑浊,头发有点卷曲,像干麻一样。

“怪想他的吧?把孩子一个人丢在国内。

”严含关切地问。

任玉杰眉毛往上一挑,“那有什幺,我们心向祖国嘛。

”严含也就没有再说什幺。

忙着招呼其他人去了。

中午之前,陆陆续续地人都到齐了。

老同学们见面,看上去还是老样子,外表变化不大。

大家都亲热得不得了,询问各自的近况。

个个感叹出国不易,在美国生存更难。

客厅的椭圆形桌上,严含精心剪插了几枝腊梅和红梅,有股淡淡的幽香满屋飘溢,沁人心脾。

大家都知道严含有梅癖。

望着这梅花,使人不免勾引起对往日母校的怀念。

严含的父亲六十年代初大学毕业,后遇上文化大革命,一直在浙江一所医学院当助教。

母亲则在一所中学教书,均属于老九知识分子,家里比较清寒,加上下面还有弟妹,因此经济比较拮据。

每年放寒假时,因假期短,回家路途遥远,严含就留在学校里温习功课。

这时学校很安静,经常覆盖着雪,雪地里红梅斗艳,腊梅飘香,严含就喜欢折几枝放在书桌上,陪伴自己度过寂寞的假期。

严含出生于山清水秀的绍兴,俗话说“绍兴出美女”,这话一点不假。

严含灵秀,温情,透着一股江南女孩子特有的甜美。

她喜欢读李清照的词,有时看着梅花,闻着梅香,放几片梅瓣在嘴里,细细品味着词的意境,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

有一年寒假的一天,严含从图书馆回来,开门发现有人塞进来一张纸条,打开一看,原来是一首诗,诗这样写道:梅仙赠严含你寂寞,却不忧郁,你清寒,却有万花不及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